
ROYAL COPENHAGEN產品
陶瓷的發展史是中華文明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國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中國就是“陶瓷的故鄉”,這一點毋庸置疑。早在歐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術1000多年前,中國人就已經制造出十分精美的陶瓷器。但在這光輝的歷史背后,在今天的國際舞臺上,試問中國陶瓷是否還占據著一如既往的領先地位?
在過去的日子里,我國陶瓷產業憑借少有的能源、資源優勢,憑借土地、勞動力、低廉甚至免費的自然資源,迅速占領了全球陶瓷產品的低端市場。而縱觀現今的陶瓷市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能源資源的需求不斷提升,陶瓷產業的生產制造成本不斷上漲,我國陶瓷產業面對陶瓷產業低成本優勢的消失,行業生存備受壓力。
相比我國陶瓷產業面臨大產量、小產值的現狀,西方國家更重視品牌意識,打造精品陶瓷,產量雖小,產值卻大。如此鮮明的對比值得我們深思,加強品牌意識,從低端向高端轉型,是市場的必然趨勢,也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這期介紹的主角——皇家哥本哈根陶瓷可謂是享譽國際的經典品牌。它的制作工藝與我國基本相同,但它卻成為了全世界最古老的陶瓷品牌。它以“只制造真正的精品”為企業宗旨,生產出具有皇家風范的精致陶瓷。高品質的設計堅持造就了這個品牌的經久不衰,相信皇家哥本哈根的成功之路正是我們所需要借鑒的典范。

ROYAL COPENHAGEN產品
奢侈的手繪工藝
當你手上拿著一只陶瓷杯子或盤子時,你可否想過,這件產品是經過了30雙擁有專業技能的手,經過鑄模、手繪、窯燒、上釉和包裝等30道工序才制作完成的?在如今這個崇尚快速消費、爭奪眼球的時代,保持傳統手工制作,慢工出細活的慢生活態度似乎成為了極度奢侈的事情。
在丹麥這個崇尚設計的國度,設計師遵循一種現代與傳統結合的原則。他們追求自然、樸實的設計美學,希望創造一種溫馨舒適、倍感幸福的產品體驗。ROYAL COPENHAGEN(皇家哥本哈根)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公司之一,也是丹麥最好的陶瓷工廠。雖然,陶瓷長久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但在丹麥的哥本哈根,工匠們至今仍秉持著手工繪制的工藝傳統。
皇室血統的尊貴
哥本哈根是丹麥的首都,以首都為名,又附上皇家二字,可見其品牌非同尋常的歷史。1775年,丹麥皇太后茱麗安瑪麗和國王克里斯汀七世為制作皇室用品及外交禮品而特別設立了一家御用瓷廠——皇家瓷器制造廠,而這便是皇家哥本哈根的前身。而后,多位建筑師和藝術家擔任了瓷廠的藝術總監,不斷完善和提升品牌的藝術造詣。1868年,丹麥皇家瓷廠開始民營化,1889年,瓷廠的藍白瓷贏得了“丹麥藍”和“哥本哈根藍”的美譽,聲名遠播、享譽國際。今日的皇家哥本哈根依舊沒有拋棄200多年前的傳統,保存經典的同時,力求結合新時代的生活萬象。
驕傲的丹麥之花
在皇家哥本哈根的眾多瓷器之中,最能表現皇室尊榮的便是“丹麥之花”系列。200多年前,國王克里斯汀七世為向俄國女皇凱瑟琳二世示好,依據當時皇室間饋贈餐具的傳統,便任命皇家哥本哈根的藝術家依照丹麥植物圖鑒的內容制作一份奢華大禮。據說,繪制“丹麥之花”一個盤子的圖案需要超過12000次的筆觸,有的作品需要經過高達6次的窯燒,并采用24K金鑲飾盤邊。歷時12年,這套國寶級的瓷器珍品終于在1802年完成了全部的1802件作品。
經典的唐草
唐草系列是皇家哥本哈根中的經典之作。由于其圖案設計取自中國,所以它看起來讓人倍感親切。另外它加上了具有歐洲特色的立體浮雕與貝殼條紋的造型。2000年,大唐草的出現為原本經典的唐草系列注入了嶄新的現代美學觀。將原本的圖案局部放大、重組,帶來了一股清爽自在的北歐之風,也從此擄獲了許多品味人士的心,在歐洲廣受歡迎。
皇家哥本哈根汲取東方的雅致,西方的優雅,啟迪自然帶來的靈感萌發,獨顯歷史的經典和皇家的尊貴。最重要的一點,他們一直堅持著手繪的特色,秉持著“只制造真正的精品”的信念,向傳統致敬,讓每一位擁有它的人都能真正感受到獨一無二的皇家質感。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