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祖銘的“七日票”
民國時期貴州貨幣發行很多,僅1949年6—11月間,貴州就發行了四種貨幣。貴州貨幣不僅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又有時代的風韻,是中外貨幣市場的一朵奇葩,十分珍貴。
“貴州裕黔公司”私票
“私票”是指未經政府法律允許,由地方商會錢莊或個人發行、僅在一定的范圍內流通的類似紙幣的貨幣。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不顧全國人民的反對,公然稱帝。次年元月25日,云南宣布起義。27日,貴州獨立,護國軍右翼總指揮戴戡率黔軍第五、第六團入川,協助蔡鍔討袁;護國軍東路支隊總司令王文華率黔軍第一、二、三團從貴陽分三路奔赴湘西,迎戰北洋軍。面對十倍于黔軍的北洋軍,中國銀行貴州分行的熊范欲拉護國軍的后腿,使黔軍不戰而敗,下令將庫存的兌換券裁角作廢,斷其軍餉。在此關鍵時刻,黔中道尹王伯群(王文華之兄)當機立斷,建議劉顯世在遵義、黃平、鎮遠設立兵站兌換所。由自己的公司“貴州裕黔公司”以貴州省財政廳的名義向中國銀行貴州分行借準備金四萬元,分別運往遵義二萬元,黃平、鎮遠各一萬元使護國軍無后顧之憂。
這種兌換券,是由“貴州裕黔公司”印制的私票。票面為黃底蘭花紋,錢文系隸書,最上方為手書編號,正上方為“貴州裕黔公司”字樣。居中有“制錢壹千文”和“憑票即付執票為據”十三字。左右上方還有貴州通用制錢“祗認票不認人“的聲明。左右下方有篆刻“裕黔公司”朱紅印章,下邊是“貴州文通書局代印”字樣。背面為黃底橙色花紋,在上下外文圈中,有一輛冒煙行駛的火車頭,象征著貴州即將修筑鐵路的信息。
“遵義義安公司”的制錢票
貴州的私票發行始于清末,赤水“太乙店錢”的老板張富榮首開此例,發行紙幣。民國二年(1913)后,赤水的“慶豐昌錢鋪”、“協義水錢鋪”和銅仁均發行過制票錢的私票。其后風行全省,為商賈及地方政治人物所利用,一直延續至抗日戰爭期間。“貴州遵義義安公司制錢壹千文”是上述私票的典型代表。據有關資料所載:該錢票為“雙鳳”圖案背面印有條文,桔黃色花邊,發行人為李鏡泉與張藎巨。發行時間在1919年王文華準備修筑興
義至重慶鐵路時,召集遵義士紳籌款四十萬元,在遵設立“義安錢莊”,發行“貴州遵義義安公司制錢壹千文”。之后因王文華與劉顯世爭斗白熱化,修路計劃受阻,加之王文華將資金挪為他用,致使義安錢莊倒閉,銅錢票也不值錢了。
袁祖銘的“七日票”
袁祖銘是貴州軍事集團“興義系”的悍將。其參加過護國戰爭、護法之役,以勇冠三軍而聞名西南;之后投靠北洋政府,策劃過刺殺王文華的陰謀;趁著黔中“五旅紛爭”大亂時,率“定黔軍”而奪取黔政。
1922年8月22日,袁祖銘就任貴州省省長,當時全省每年財政收入不足三百萬元,無法支付龐大的軍費開支。為此,袁祖銘采納了財政廳廳長陳廷策的建議:一是開放煙禁;二是壟斷鹽業,搞食鹽官購、官運、官鋪;三是委令籌建“貴州銀行“,發行“貴州銀行兌換券”一百萬元。1923年元月,袁祖銘頒發《貴州省公署私票七日票布告》,為發行貨幣作準備。同年3月5日,“貴州銀行兌換券”開始發行。正當袁祖銘做著他的春秋大夢時,滇軍打著護送“滇黔聯軍劉顯世回黔主政”的招牌,二次武裝侵黔。3月10日,袁祖銘放棄貴陽。12日,唐繼虞、劉顯世入據貴陽。發行7天的“貴州銀行兌換券”壽終正寢。民眾將這種流行7天就夭折的“兌換券”戲稱為“七日票”。
周西成的“汽車銀幣”“汽車銀幣”系周西成主持黔政時所鑄的銀幣。據《中國近代幣制匯考》所載:“民國十七年(1938),周西成主黔時,貴州省道完成,鑄以紀念。曾流通使用,鑄汽車圖案,為世創見。此幣在外國甚著名,覓藏者頗多,汽車草地圖案中隱藏‘西成’二字,亦可玩味,惟成色較差,鑄額不多。”
周西成入主黔政,提出“開貴州之生路,辟全黔之利源”的口號,成立“路政總局”,管轄各縣分局。在其主持下,貴陽市馬路及各縣公路紛紛動工修筑。經過三年的努力,共修筑公路1012公里,其中包括貴陽環城路與長途公路等。這無疑是交通史上的一次飛躍。
公路修建的同時,周西成派人從外省購來雪佛萊轎車,用人力抬進貴陽,以汽車圖案作為銀幣的標志,有著豐富的意涵:一是修公路要引進一批批先進的交通工具,以此預示貴州將迎來近代文明的光明未來;二是汽車代表先進的生產力,貴州人要走工業化之路,制造汽車指日可待,以順應民眾改變貧困、追求幸福的愿望。
這種“汽車銀幣”采用汽車圖案,又隱藏“西成”二字,既美觀,又防偽,開了“暗記”之先河,因此被收藏界譽為“世界最早采用‘暗記’的機制幣”。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