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長壽路上人流熙熙攘攘,這里有著名的“打金一條街”,今年來明顯熱鬧許多,尤其是近段時間,一些金飾品店被“中國大媽”坐滿,她們在忙著選擇金飾品的款式設計,有些則帶黃金來加工成飾品,也有些趁著金價下行時在店里當場買料下單加工。而那些打金師傅就在現場叮叮當當地忙碌著。
五十多歲的張阿姨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她4月份在280元/克左右的價位買進了幾百克黃金,現已縮水一成以上,不過她并不著急,看到這幾天金價又跌了,她又趕緊買進一點,正準備加工成首飾,今年翡翠漲價比較厲害,而她這次選擇用金來鑲嵌碧璽等有色寶石。
“這段時間來,生意確實比以前好很多,訂單都排滿了,我們接的訂單至少比以往多30%以上。甚至有些香港知名黃金珠寶加盟商都把訂單委托給我們做,估計是前一陣賣斷貨了,這些品牌在深圳的工廠一時也無法供貨,只好將部分訂單外包給我們,這些品牌對工藝的要求普遍比一般客戶嚴格很多。”長壽路一家珠寶加工店負責人嚴華(化名)告訴記者,用于鑲嵌珠寶最多的18K金,去年高位時曾達到325元/克,而目前跌到230元/克,金價下跌刺激了消費者購買金飾品的欲望,以四五十歲的阿姨居多,該店的打金師傅忙不過來,近日還在招人。
記者了解到,一般首飾加工工人月薪在4000元左右,但一些熟練工的月薪已漲到過萬元。
而在全國最大的黃金珠寶加工基地——深圳,絕大多數加工企業因黃金市場旺銷從4月至今更是忙個不停。黃金珠寶領軍企業深圳市百泰珠寶首飾有限公司(下稱“百泰”)總裁曹陽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深圳黃金加工企業在這段時間里的業務量普遍比去年增加30%,生產基本上都處于飽和狀態,需求量最大的普貨的加工費已由3.4~3.6元/克漲到4.5~5元/克,一些雕花工藝的加工費漲到7~8元,工藝復雜的則漲到30元/克。 金中國黃金珠寶商城總經理廖達暉也告訴記者,7月1~2日,來提貨的人塞滿了,金飾品還是有市場需求,因為黃金價格下跌,購買飾品的人明顯增多,黃金加工很緊張,往往要多加幾元加工費才能提貨。最近幾個月金飾品的銷量都很好,有的黃金珠寶店甚至翻了五倍。
蜜月期與倒霉期
從事黃金生意多年的廖達暉有一個“金圈”,“短短幾個月內,有幾位朋友做空黃金賺了幾千萬元,將這段時期稱為‘蜜月期’;也有朋友因判斷失誤虧了成千上百萬元,就稱這段時期是‘倒霉期’。專門從事進料買賣的行家,對黃金價格的判斷相對比較準,但有些金店的經營者沒有風險意識,當金價從1600美元/盎司跌破1200美元/盎司,一下虧幾百萬元很正常。”
廖達暉談到,他親眼看到過深圳有企業在金價下行過程中追跌虧了幾億元而被迫關閉,這行風險比較高,千萬不要抱著賭的心態沖進來。
今年4月12日,國際金價單日下跌4.1%,4月15日,再度重挫9.27%,創30年來最大的跌幅紀錄。“中國大媽”入場抄底,鯨吞價值1000億元的實物黃金300噸而走紅全球,約占全球黃金年產量的10%,香港及內地各大金店均被搶斷貨,亞洲一度出現短暫性金荒。但是隨后兩個月,金價迎來的不是止跌反彈而是新一輪暴跌。大多數搶購黃金的中國大媽被套牢。在剛過去的6月份,國際黃金價格甚至一度跌破1200美元/盎司,6月28日低至1180美元/盎司,創2010年8月以來最低水平。國際金價今年第二季度單季就下跌了25%,刷新了1968年以來的最差季度表現。
受影響的不僅是中國大媽。據大眾網報道,山東黃金集團副總經理侯成橋6月29日表示,受今年黃金價格大降等影響,山東黃金1~5月份損失達5個多億的凈利潤,今年相關經濟指標完成起來困難重重。
與專業黃金大公司相比,一些小商戶因缺乏風險監控意識,面對金價跌宕起伏更加束手無措。從事鋼鐵生意的包鐵(化名),因妻子對金飾品感興趣,去年投資開了多家金鋪,但對這塊業務沒有什么經驗,在1600美元左右的高位購進了170多公斤黃金,金價暴跌時,他那幾千萬元的金料庫存縮水20%左右,一下子傻了,金鋪里每賣出一件首飾都在虧本,但又不能關門停售。之后通過求助專業的黃金機構進行風控,通過對沖才將損失減少幾百萬元。
“在黃金價下行過程中,整體上黃金產業鏈都不可避免有損失,但假如企業注意監控風險,相對還是可以規避掉一些。”曹陽稱,“這段時間黃金價格下跌,對黃金企業利好的是減輕資金成本壓力,例如一噸黃金原材料成本原先需要3.5億元,現在可少支出1億元,但黃金加工企業以及黃金飾品零售店經營戶一般都不會囤黃金,風險太大,還相應地調整了運營模式,之前黃金價格一路上漲時是買料賣貨,而現在往往先賣貨后再進料加工。”
愛得康首飾副總經理任小華認為,只要不參與炒金,正常從事金首飾的企業,受金價跌宕的影響還是比較小,要從長遠來規劃,不要因金價波動來大量吸貨拋貨。
投資不應投機
從搶金條到買金首飾,面對著不停歇的“中國大媽”,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張炳南表示,黃金是唯一誠實的資產,中國黃金太少,中國大媽搶購黃金,是“藏金于民”。他建議,購買黃金宜看中長期投資價值,沒有豐富金融知識和經驗的老百姓,每年買點黃金,不要買多。
曹陽也認為,只要是投資不投機,老百姓手中持有黃金,從長遠來說沒什么損失。這幾個月購金熱中,大約有七成是買來投資的,從投資的角度看,金條比金飾品的投資價值高。但金飾品除了有投資功能,同時還是消費品,黃金飾品的消費明顯升溫。與汽車這些消費品相比,金飾品消耗少許多,不存在虧損一說。
而廖達暉的建議是,如果是有佩戴、婚嫁以及送禮等需求,不妨此時購進,但金價還有下探的空間,假如是投資,還是要比較謹慎。他個人對中期不看好,預計到明年情況都難以好轉。“跌到1150美元/盎司時會有比較大的阻力,黃金成本價大約在1100美元/盎司。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黃金保值屬性減弱。當前不宜盲目抄底。”廖達暉說。
近日,各大投行紛紛下調了今明年的黃金目標價。其中,高盛將今年年底的金價預期下調9.4%,至每盎司1300美元;匯豐銀行下調9.5%,預計均價在每盎司1396美元;摩根士丹利下調5.2%,至每盎司1409美元。對于2014年金價預期,高盛從每盎司1270美元下調至每盎司1050美元。高盛報告認為,鑒于該行美國經濟學家認為經濟活動將好轉,且貨幣政策的寬松程度可能降低,中期來看,金價還會進一步下降。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