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家具到底應該“被收藏”還是“被使用”?當多數人正忙于辨別材質真偽、工藝優劣與收藏價值高低時,以上這個樸實的問題被70、80后新興消費 群體所關注并展開熱議。的確,兼具豐富的文化內涵與高深的制作工藝,紅木類產品的實用、耐用程度與功能性常被忽略。而為了迎合新興消費群體的口味,走慣了 “奢侈”路線的紅木家具或許早該向著“平民化”靠近。

紅木家具
投資者轉戰紅木類收藏需謹慎
股票、黃金等投資品種近期均大跌,為規避風險,部分投資者轉戰紅木家具收藏市場。記者調查發現,《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要求自今年2月1日起出售的紅木家具必須配備“一證、一卡、一書”,不欺騙消費者,然而目前市場上沒有執行新國標的紅木家具逾七成。
南開區居民李先生告訴記者,近期資本市場讓他“元氣”打上,股票浮虧20%左右,黃金損失了約7%,資金嚴重被套。經過思考,他決定拿出一部分資金投資紅木家具。然而李先生多日走訪市場后發現,絕大多數在售的紅木家具沒有配備“質量明示卡”,商家極有可能以次充好。
某家具城一位銷售人員指出,為了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遏制紅木家具市場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亂象,去年8月1日出臺的《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強制要求從今年 2月1日起,所有出售的紅木家具必須配備“一證、一卡、一書”,即紅木家具產品合格證、產品質量明示卡、產品使用說明書,否則產品將被禁止銷售。
一 位紅木家具資深投資人士介紹,“紅木”并不是一個具體的樹種,而是一部分木材的統稱,5屬8類33個樹種可以稱為“紅木”,但是市場上的一些商戶只明 確到“類”這一級,并不具體標明樹種,這給了不法商販可乘之機。以“紅酸枝類”為例,其下屬的交趾黃檀、奧氏黃檀、賽州黃檀、絨毛黃檀價格差距可達十倍以 上,但如果商家只標明“紅酸枝”不詳細標明書中,那么不懂行的消費者很可能上當受騙。
記者隨后來到位于老城廂等地多家紅木家具銷售門店進行調查,發現絕大多數紅木家具沒有標明樹種名稱,超過70%的紅木家具沒有備“一證、一卡、一書”,近三分之一的產品也沒有價格標簽。記者詢問價格時,有的賣家會遮遮掩掩,部分銷售人員甚至讓買家先開價。
相關銷售人員介紹,目前在售紅木家具難以落實新國標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賣家不愿意執行,投機心態濃厚,以次充好蒙騙新入行的投資者。一旦據實配備“一證、一卡、一書”等資料,價格方面就比較透明,賣家就沒有了謀取暴利的空間。

紅木家具
紅木家具五大優點
由紅木制作的高檔實木家具,經過多年歷史的沿革,如今已具有了許多優點,主要有:
功能合理。紅木家具不如一般現代家具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嗎? 這是一般人的認識誤區。其實經過長期的推敲、改進,許多紅木家具按照人體功能比例尺度,能符合人體使用功能上的要求,具有很高的科學性。以椅子為例,其中的彎背椅、圈椅均契合人體需要,坐感舒適。
造型優美。莊重典雅的紅木家具,在變化中求統一,雕飾精細,線條流暢。既有簡潔大方的仿明式,又有雕龍畫鳳、精心雕琢的仿清式,也有典雅大方的法式等,適合不同人的審美需求。
結構嚴謹,做工精細。紅木家具大都采用榫卯結合,做法靈妙巧合,牢固耐用,從力學角度來看 具有很強的科學性。而且,我國傳統的紅木家具基本上都是由工藝師們一刀一鋸一刨完成的,每落一刀都花費工藝師的心機,同時還要講究整體藝術上的和諧統一。
用料講究。真正的中國傳統紅木家具均采用質地優良、堅硬耐用、紋理沉著、美觀大方、富于光澤的珍貴硬木即紅木制成。
保值性。集實用、觀賞、保值于一體。 年代久遠、品質高超的中國傳統紅木家具,是中外收藏家夢寐以求的珍品。加之紅木資源有限,紅木的生長周期又非常長,有的可達幾百年,因此,物以稀為貴的紅 木家具將越來越具有獨特的魅力。

紅木家具
紅木家具價值在于工藝
最近,大紅酸枝等木材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進口受限,生產這些家具的材料成本提高,家具價格上漲勢在必然。筆者以為,紅木家具的價值其實并不僅僅體現在材料上,更主要的還是應體現在制作工藝上。
目前,市場上一套大紅酸枝家具的價格動輒十萬元、幾十萬元,而制作家具的成本(木材、工資等)遠遠低于這個數,“差價”的產生就在于它獨特的制作工藝。 眾所周知,紅木家具中有一種文化,這種文化不是體現在材料上,而是體現在家具設計、制作工藝上。明清家具造型設計幾近完美,可說“加一分則多,減一分則 少”,這就是一種文化;榫卯結構令人驚嘆,其他工藝無可匹敵,這也是一種文化。文化的價值無法計算。
如果考量一件紅木家具價值的大小, 僅僅把目光集中在用材上,而忽略了它的制作工藝,無異于舍本求末。對于紅木家具來說,如果是粗制濫造,用最多最珍貴的材料制作,到頭來不過是一堆木頭。我 市的紅木家具企業,應該把木雕工藝和紅木家具有機結合起來,做出特色,從而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紅木家具
紅木家具工藝應創新再發展
紅木家具,水很深。多年來,各種有關紅木家具的貓膩和懸念,使其顯得“神秘兮兮”,除了知根知底兒的紅木發燒友,大眾消費者幾乎對“門檻高高”的紅木家具鮮少出手。
其 實,紅木家具的傳世一方面讓后人看到古人在文化與手工藝結合上的功力,另一方面也考驗著現代人在傳統文化上的傳承能力。然而,該走“小眾”路線還是該 向“平民”靠近,備受爭議。中國文物學會培訓部講授專家胡德生認為,傳統必須繼承,但繼承傳統并不等于就要因循守舊,只要創新部分拿捏到位,紅木家具可以 通過現代人的創新完成“再發展”,讓更多人欣賞到它的美。
傳統紅木家具的工藝和雕刻的確可圈可點,但并不代表作為后人的我們要一成不變地復制下去。
龍 順成中式家具顧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種桂友雖然從事了40多年的手工制作工藝,但卻傾向于“創新派”,他認為,除了外形和功能,部分手工藝也應該 根據時代特色進行不斷地創新。比如,古代紅木家具運用了許多傳統制作工藝,精細且繁復,是現代機械加工完全無法實現的。但這些工藝在現在看來卻過于浪費人 工和時間,不提倡大肆模仿。而在機械化和人腦都更發達的今天,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將老工藝作為基礎,發展順應時代的新工藝。

紅木家具
新手老手都別小看紅木家具“合同”
材質、文化、做工,當眾人在提到紅木家具總是習慣性地將目光聚集到這些問題上。而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董青認為,作為一件家具,款式、做工和價格的問題都可暫時拋諸腦后,真偽、環保與售后服務的問題才應更受重視。這些隱形問題,一旦出現狀況將會直接影響家具的使用。
另 外,董青還提倡紅木消費明明白白。他認為,紅木家具市場信息不對等的嚴重現象,使得國內消費者在紅木家具消費上仍處于弱勢地位,而這個看似“神秘”的 市場也正在遭受接連不斷的質疑。如果消費者和商家能按照強制性國標《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中的要求做,市場可得到更良性發展。
喜歡紅木家具也買得起的人不少,但真正敢下手買的人卻不多,這正是紅木家具銷售僅達家具行業銷售總量1%左右的原因。居然之家副總裁任成認為,一份有保障的“合同”很重要。居然之家麗澤店5層的紅木大會堂,為了讓更多紅木愛好者買著放心,擬定了更有針對性的“紅木家具銷售合同”。在這份合同中,商家首先 要明確按照國家規定的五屬八類標注材質名稱,而不是籠統寫一個俗稱;其次要注明交貨方式和售后服務詳盡事宜;最后還要寫清實施“全保真假一賠二”的服務流 程。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