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曦 國畫
在我們把更多的題材選擇側重于寫生照片和憑空創造藝術形象的時候,我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作品,表現更加貼近生活的、發自內心產生共鳴的藝術內容。
在悉心的觀察與發掘中,我發現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畫面與場景,最重要的生活表現與構成都存在了些什么呢?首先是常見的生活狀態:學習,飲食,娛樂。然而作為一個女生,需要表達由自身出發,最能夠體現女性特點的,明顯與男性生活巨大差異的,就是在教室、宿舍、家庭、戶外等等場景過渡中,穿衣打扮的部分。縱觀中外都有很多關于男女差異的討論和藝術作品,怎樣才能由生活出發,再現生活,不是用抽象的概念而是用活生生的事實去表現思想,成為真正屬于我的作品成為了一個目標。而此時也決定了人物畫在這方面的表現能力,遠勝于花鳥畫能夠達到的思想表現力。
1944年喬治·西德尼導演的美國老電影《出水芙蓉》中有一個經典片段:男主角為他的女同學們表演了一段默劇,表現的是平日光鮮亮麗的女性在早晨起床穿衣打扮的時候嬌憨可愛,甚至略微有些邋遢的一面。男主角的表演生動夸張,令人忍俊不禁。正如片名“出水芙蓉”,中文原意為水面上初放的荷花。比喻女子容貌艷美或文字清新可愛。而荷花也是掙出淤泥在水面綻放的時候才如此的清麗脫俗,我則希望可以通過刻畫未出水面的狀態——未施鉛華,甚至不刻畫漂亮的面部就能表現女孩子的清新與可愛。
在基本題材已經確定的情況下,需要考慮的是怎樣豐滿思想細節與藝術組成。這時候,怎樣表達我們的生活情感,成為一個難題。友情、親情、愛情等等人與人之間復雜的情感交流,以及重要的學習生活和豐富的課余生活,還有更多源于我們生活多姿多彩的畫面,怎樣才能濃縮在一個畫面之中,準確地表達到位,都需要非常多的嘗試與探索。我決定運用豐富的生活元素,努力做到能用寓意表達這些內容。
于是我將作品定名為《晨曦》,一則定義時間狀態,另可呼應我們80后90后是祖國的新生代,正如早晨的陽光,未來的一切都充滿了希望。
由于想要表現的內容比較豐富,最初的構思框架初步設定以組畫系列形式,以多幅作品表現主題思想。以春夏秋冬四季,表現服裝差異與場景的切換,豐富畫面效果。然而由于廣西南寧地處亞熱帶地區,春夏秋三季季節差異并不明顯的地域特點,在后期作畫完成的時候取走了表現“冬季”的作品,使主要命題立意更為突出。同時也考慮到為了統一畫面效果,3幅畫的視覺觀感更容易集中,把分散的關注點聚攏回來。
作品的素材尋找與收集過程中,我放棄了現今最方便的網絡搜索或是向人索取和查閱。而是自己用相機,取材生活,拍攝真實生活場景的細節角落。主要人物形象則是以自己為模特拍攝大量生活動作照片,后期挑選生動有趣的幾張為依據創作藝術形象。場景元素的取材主要來自于學校宿舍,教室和自己家里。細節和物件的取材不僅僅是源于我自己,更多的是來自同學舍友的生活環境。
綜上所述,人物畫在生活之美立意創作方面的表現能力,遠勝于花鳥畫能夠達到的思想內涵表現力。而根據制作技巧、筆法,國畫可以分為工筆、寫意和兼工帶寫。用細致的筆法制作,工筆畫著重線條美,一絲不茍,是工筆畫的特色。然而寫意畫偏向心靈感受、筆隨意走,注重神態的表現和抒發作者的情趣,是一種形簡而意豐的表現手法,與工筆的精細背道而馳。通過簡練概括的筆墨,著重描繪物象的意態神韻,生動往往勝于前者。于是,我選擇了寫意人物畫作為這幅畢業創作作品的藝術表現形式。使用中鋒輕巧跳躍性的筆法呈現活潑生動的藝術形象,以淺濕淡墨勾形,淡彩設色,追求清新雅致的畫面效果。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