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投資收藏的浪潮再次席卷社會,在各大拍賣行日漸高漲的春拍行情中,屢屢出現(xiàn)名表的身影,正應了那句老話,“窮人玩車,富人玩表。”一路飆升的名表成交價,不斷的吸引到投資收藏迷們的目光和熱情!然而,在最近的嘉德拍賣會上,卻曝出大牌腕表的拍賣價縮水八成的尷尬局面。這難免讓投資收藏者產生一種疑問,名表的收藏價值何在?
10萬元以上的腕表才剛剛具備收藏價值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近年來,受匯率、流通、人力和運營成本及貴金屬提價等因素的影響,卡地亞、歐米茄等世界名表屢屢集體漲價,最高年漲幅達10%,名表漲價一定程度刺激了消費,許多消費者認為只要是瑞士名表都具增值保值性,但業(yè)內人士分析,雖然專賣店柜面名表售價年年上漲,但實際上,多數(shù)不具備投資價值。
據了解,制作精良的瑞士表,一直是中國富裕階層熱衷購買的奢侈品,佩戴和擁有瑞士表也逐漸成為中國富裕和權勢階層身份地位的象征。去年,記者的一位朋友去香港出差,鑒于香港關稅優(yōu)于內地的條件,給女兒捎帶了一款歐米伽星座系列的手表,價值4萬余元,之所以買這個價位和這個品牌,也是聽其保值的傳聞而定,結果,回到北京,從商場專柜和拍賣行朋友處打聽,均得知,名表收藏投資界的門檻是,10萬元以上的腕表才剛剛具備收藏價值,10萬元以下的腕表也就是個日常消費品。頓時,這位朋友對瑞士名表的崇拜心理大打折扣。據專家表示,最能代表腕表價值的是機芯,10萬以下的手表基本上都是統(tǒng)一的機芯,不管外觀是鉆石還是黃金,這類手表收藏價值很低。
拍賣會上的寵兒仍是量產款定制款已停產款
自1990年代開始,鐘表已逐漸成為全球重要的收藏品,全球買家對于百達翡麗和江詩丹頓等頂級品牌的認知度迅速提升。過去10年間,亞洲市場更擴展迅速,幾乎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市場,其中中國內地買家起到了中堅作用。近期發(fā)布的《世界鐘表報告》顯示,中國已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對奢侈名表顯露出最大需求的國家。然而,拍賣會或許才是衡量名表收藏價值的晴雨表。
記者了解到,中國嘉德名表珠寶部總經理黃銘輝與香港蘇富比鐘表部副董事及資深專家陳凱嘉都曾對媒體表示,“在一場鐘表的專場拍賣中,現(xiàn)代腕表的數(shù)量占到了大部分,蘇富比的數(shù)字是八成,嘉德的數(shù)字是50%以上。天價往往出現(xiàn)在古董表或者特別經典的限量版之中,與常規(guī)的現(xiàn)代表款無關。”陳凱嘉說,“總體來說,只有具備一定文化及歷史的表款才有升值的潛力與空間。”當然也只是潛力和空間而已,不代表必然。
名表并非藝術品 投資收藏需甄別
藝術性美國經濟學家哥德哈伯指出:“如果你用美元數(shù)量測量一個藝術家的生產力,你會發(fā)現(xiàn),最引人注意的藝術家最賺錢。”眾所周知,只有內在價值高的藝術品才具有收藏價值,同樣,作為名表,并非都是藝術品,只有其蘊涵豐富的文化、歷史印跡和不菲的品牌價值,其收藏價值才會越高。因此,投資收藏名表是門兒學問,需要慎重甄別。
在眾多名表品牌中,百達翡麗、江詩丹頓、寶璣、卡地亞、愛彼及勞力士等品牌最受買家追捧。有數(shù)據顯示,近兩年現(xiàn)身著名拍賣行的品牌中,百達翡麗占50%,其他頂級品牌占30%,稀有的當代表款占10%,其他品牌占10%。
記者從嘉德拍賣行官網看到,包括卡地亞Love Collection系列、Divan系列等門店售價約20萬元的表款,在拍賣行的估價均只有5萬元左右,還多數(shù)都顯示為“未成交”狀態(tài)。對此,拍賣界人士分析,手表的估價、成交價透明,是因為買家可以通過許多公開的渠道獲取標準信息,比如品牌專賣店、二手表行以及典當行。只要細心收集,各個表款在各個銷售渠道的存貨量、價格、出廠年份、有無原裝表盒證書等都基本清楚,所以估價為專賣店的三成到四成,是拍賣行的行情。如果超出這個價格,就會失去競爭力。由此,普通投資收藏愛好者面對名表出手與否,自然心中會有桿秤了!
大牌腕表拍賣價縮水八成 收藏門檻10萬元起
大牌腕表拍賣價縮水八成 收藏門檻10萬元起
大牌腕表拍賣價縮水八成 收藏門檻10萬元起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