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資料
約翰·辛格·薩金特,一個生于佛羅倫薩,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以肖像畫著稱于世的寫實主義畫家,同時也是一位卓越的水彩畫大師。布魯克林博物館攜手波士頓美術館,集中展示美國著名肖像畫家薩金特的93幅水彩畫作品,其中包括有出自布魯克林博物館館藏、大多數十年來從未進行過展出的38件作品。該展覽為人們提供了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讓他們得以觀賞到覆蓋廣泛媒介的薩金特最佳創作。他藝術題材取自美國200年前的初期。符合美國當時的狀況。作品多為國際大資產階級及其家屬畫的肖像畫,技法純熟;除油畫肖像及水彩畫外,也為美國波士頓圖書館做裝飾畫。
秦大虎,一個1938年生,來自山東蓬萊,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曾在部隊文工團學習書畫。學院派代表大師之一。1985年從部隊回到了母校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任油畫系主任,教授。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中國美協會員、中國油畫家協會理事、浙江美協常務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他的藝術題材一部分取自革命軍旅生涯,一部分取自民間美景和鄉土人情,歷史文化。其中帶有濃郁西部民族氣息和佛教精神的繪畫,自成一派,在當時的藝術題材和風格上大膽探索,獨樹一幟,為當代藝術史留下非常重要的一筆。
這樣二位藝術界的大師,雖然他們生于不同時期,藝術題材不一樣,但他們對于油畫的熱愛以及對油畫事業的熱衷確是被很多人所敬仰,也被社會大眾所熟知。他們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也是他們自身為藝術創造出來的價值。
一、藝術之路令人敬仰
薩金特和秦大虎都被認為是自己國家里最有才華的天才式畫家。完全是為油畫藝術而生。都在各自的領域里做出了令人敬仰的藝術成就,得到藝術界的普遍認可。
薩金特是20世紀早期最受歡迎的美國畫家。以肖像畫著稱于世的寫實主義畫家薩金特,1874 年從意大利到巴黎美術學校學習,由于他本人的才華出眾,在肖像畫上更為突出,因此被編入卡洛拉斯杜倫的特別班,接受特殊的繪畫訓練。除油畫肖像及水彩畫外,也為美國波士頓圖書館做裝飾畫。作品有《列布爾斯臺爾爵士像》、《溫漢姐妹圖》等。他一生的繪畫作品大約有 2500 件 到 3000 件,其中400多幅肖像畫(另說600百到700百件),幾乎無一雷同。著名的有《波依特的四個女兒》、《卡羅勒斯·杜蘭肖像》、《少女與玫瑰》、《亨利·懷特夫人》和《維克三姐妹》等。因為他是美國人的后裔,所以他的名字被寫入美國繪畫史上,但他又是常居倫敦,是英國皇家水彩畫家協會的會員、皇家蘇格蘭美術院院士,因而在英國水彩畫史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秦大虎作為學院派的代表大師之一,其成就和藝術造詣令人難望項背。秦大虎是一位早年在中國畫壇有重要影響的油畫家。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曾以油畫《青春年代》、《在戰斗中成長》叱咤畫壇;七十年代,又以油畫《上前線》、《烽火童年》、《柱石》等紅遍大半個中國;八十年代,他的油畫《路條》、《天喜嫂》、《老將》等再創輝煌;九十年代,其油畫組畫《十二生肖》和《永樂仙女》則以濃郁的東方情調風靡歐美。伴隨新世紀來臨,更有數不清的佳作將秦先生推向藝術創作的巔峰。其代表作《在戰斗中成長》、《老將》、《田喜嫂》等八幅作品先后被中國美術館收藏。2007年7月,繼《光輝的歷程》在香港蘇富比拍賣之后,其另一油畫作品《阿彌陀佛》在上海首屆中國愛德藝術名家作品公益性拍賣會上,又以二百三十一萬的價格成交。

圖片資料
二、色彩運用爐火純青
兩人都是油畫方面對色彩運用十分成熟的大師。色彩整體調和,又有對比關系,顏色不膩不匠,有高級灰的調子,又有夸張的宣揚手法。感覺整幅作品,都有激情也有細節。
薩金特一生熱衷于繪畫藝術事業,一心一意沿著自己的藝術道路前進。薩金特的水彩畫肖像充分顯示了他的才華,色調明亮,用筆高度洗練,對人物性格的刻畫,在面部表情上清晰可見,他除肖像畫之外,常畫水彩風景,他的水彩風景畫,多即興速寫,特點突出,水份淋漓,色彩凝重而悅目,在表現光色效果上有獨到之處,他從不描繪某些細節,畫水中的帆船,簡練概括,水色交融,富動蕩感覺;紅、黃、藍、綠似直接使用,艷麗而不燥,渾厚之下反而透明,這是他晚期作品的特點,—— 從客觀的描繪代之以主觀的表現,可見對于光、色、形的表達,已達到了更高更美的境界。
觀賞秦大虎的作品,多為歷史風俗畫和山東風土人情題材的創作。由于從小在部隊成長,童年的戰斗經歷和長期的農村生活,教會了他懂得怎樣熱愛生活,如何依戀人民。這些情感也表現在他的畫作上,透過畫面,終能窺視秦大虎教授真誠質樸的情韻、濃厚醇釅的創意。以《長城組畫》系列和《古路風韻》系列為代表的歷史畫,則“打破了現實主義均質統一的時空,采用多重組合的手法,把逼真的形象和符號化形象統一在一個基調之上”,從而令處于不同空間,似乎互不相干的人與物、物與物,諸如長城、秦俑、石雕、剪紙、窗花、布娃、漢磚、印章等,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成了一種高度濃縮的象征物,給觀眾以中國歷史文化的生動詮釋。
三、藝術創作題材多變
作為油畫藝術,把握整體的藝術創作題材的嚴肅性、趣味性、藝術性相融合是十分重要,秦大虎和薩金特他們都做到了。而且他們都是能夠快速進行寫生類創作的高手。這是很難的,因為既要速度,又要美感,必須做適當的美化和加減法。
得益于母親的熏陶,薩金特自幼喜愛繪畫,他14歲時進佛羅倫薩美術學院學習。4年后(1874年),父母為了鼓勵他從事繪畫,舉家遷往巴黎。薩金特跟隨巴黎美術學院著名人像畫家卡羅勒斯·杜蘭學畫。這位教師崇尚寫實,素以冷峻的素描手法教育他的入室弟子。他讓他們去盧浮宮臨摹。薩金特進步很快,深受教師的贊許。1876年4月,薩金特自從在印象派畫展上第一次看到馬奈與莫奈的光色表現時,頓有所悟。他決意吸收這些外光派繪畫大師的表現方法,盡管這時他的肖像畫名聲已經建立。薩金特畫的技巧吸收了當時印象派的“印象化”,即不再拘泥于細致完整的形體刻劃。這樣,他的筆觸就“放松”多了,這種放松的筆觸給人非常活潑靈動瀟灑的感覺。同時,他又不象印象派那樣走得太遠:如讓形體的邊線完全松弛,甚至被光分解,化解。
1948年,年僅十歲的他在解放戰爭的硝煙里參軍,成為戰地文工團的小兵。1956年,他考入浙江美術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學院),先附中,后大本,專攻油畫,畢業后執教于此,曾任油畫系系主任。中國美院,是中國近代培養美術英才的神圣搖籃,中國大半部新美術史在這里濃縮,曾經林風眠、潘天壽、李苦禪、黃賓虹、常書鴻等國內藝術巨匠多曾在這里執教。秦大虎就讀時,在留蘇師輩的耳提面命下,受過最正規的油畫法理教育,最嚴格的造型訓練,這為他日后成為油畫大家,夯實了牢固的臺基。多年的歷練,他形成了獨特的畫風和追求,對光線和色彩的大膽運用和準確把握,對創作題材與構圖的配合,都不拘傳統,卓然不群。
四、藝術造詣不可估量
在藝術的造詣上,他們創造的價值不可估量,在為油畫藝術界上他們也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都被認為是自己國家里最有才華的天才式畫家。完全是為油畫藝術而生,都在各自的領域里做到了令人敬仰的藝術成就,得到了藝術界的普遍認可。
1881年薩金特榮獲沙龍銀獎,1884 年他的肖像畫《 X 夫人》在法國遭到強烈的抨擊,一怒之下,他離開了巴黎,定居倫敦。1897 年他成為皇家美術院院士,1907 年他拒受爵士位,因為他自稱是美國人,因之在英國水彩畫史和美國的畫家介紹中都有薩金特。他用他那賦有魔術師手杖般的畫筆贊美著意大利人民、土地和文化,并將此永久地保存在他的繪畫中。他的水彩畫肖像充分顯示了他的才華,色調明亮,用筆高度洗練,對人物性格的刻畫,在面部表情上清晰可見,他除肖像畫之外,常畫水彩風景,他的水彩風景畫,多即興速寫,特點突出,色彩凝重而悅目。
秦大虎的藝術題材一部分取自革命軍旅生涯,一部分取自民間美景和鄉土人情,歷史文化。其中,帶有濃郁西部民族氣息和佛教精神的繪畫,自成一派,在當時的藝術題材和風格上大膽探索,獨樹一幟,為當代藝術史留下非常重要的一筆。作為原國美油畫系系系主任的秦大虎教授的作品,在國內藝術品收藏中尚處于價值洼地。其藝術修養和成就受到國際的廣泛認可,這從美國格林威治藝廊公司、意大利博洛尼亞世界現代藝術博覽會上引起的轟動可以看出來。
五、價格相差懸殊
靳尚誼,我國當代油畫的代表人物之一,現為中央美院博士生導師、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曾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曾主持過中央美院第一畫室及油畫進修班的教學工作,其藝術實踐和主張,在80年代中期以來影響了我國一大批油畫家向古典主義吸收營養的熱潮。在2011年廣州嘉德冬拍會上,中國當代名家的油畫拍價急漲。特別是靳尚誼的油畫,價格攀升幅度尤為突出。冬拍會上,《端茶杯的女人》是一幅有著靳老先生明顯風格的作品,超越靳尚誼先生一般的寫生作品,拍出313.6萬元,遠高于220萬元的估價,名品風姿立現。在2012年的北京華辰春季拍賣會上,靳尚誼的一幅1996作孫中山 布面 油彩 油畫以起拍價800萬,成交價2047萬成交,掀起了的一陣波動。在之前2009年的嘉德秋拍上,靳尚誼的一幅毛主席視察上鋼三廠布面油畫 就以2020萬的天價成交。
薩金特,創作于1885年《康乃馨、百合與玫瑰花》174X154厘米。這是薩金特表現瞬間光影效果最突出、最著名的一幅油畫。這幅畫描繪了黃昏暮色籠罩下的花園里,冷暖兩種相互對比且相輔相成的色調,構成了畫面既溫馨又浪漫的圖景。為了準確表達黃昏朦朧的天光和燈籠光影下小姑娘白衣裙的色彩效果,以及鮮花、樹葉、草叢等復雜的形、光和色的對比關系,他把畫布拿到戶外寫生或修改。每到黃昏來臨,他搶時間抓住瞬間光影的變化進行觀察和創作。甚至每天只在天將黃昏的時刻對照模特兒作畫20分鐘,因此,差不多畫了整整一個夏天。這幅畫后來送到英國皇家美術館展出時,取得意想不到的反響。人們評論說:“它是那樣光彩奪目,以致使周圍其它畫作黯然失色。”1893年,這幅杰出的作品最后以3000英鎊的價格售出。
秦大虎,1974年畫作《毛主席送我們》布畫油畫在上海油畫雕塑專場上,估價,¥450,000—¥550,000,成交價:¥504,000。1998年做《萬里長城》布畫油畫在2006年秋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上,估價:¥50,000左右。2002年做《南麂漁礁》布畫油畫在2006年秋季大型藝術品拍賣會上,作品起步拍價:¥30,000-¥50,000。作品成交價:¥33,000。2006年做《《眺望北高峰》麻布油畫》在2009秋季拍賣會上估價¥40,000—¥55,000。
從以上整理出來的例子可以認識到,作為原中央美院的院長靳尚誼先生和中央美院的教授姜國芳先生的畫作,一直受到市場的追捧,成交價格也很可觀。但對于央美院和中國美院的認知度以及市場價值卻有天壤之別。目前國內的多位名家畫作,未來將有更大的增值空間,秦大虎就是其中的一位。秦大虎先生的畫作在國內交易市場上的價值卻還沒有起來,處于相對較低的價格中,同樣是學院派的大師難道市場價值真的應該懸殊這么大嗎?我感覺不應該是這樣的,究其原因還是大眾領域對中國美院以及秦大虎先生的價值認識還遠遠沒有到位。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