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盆架

“錢山”

家具
走進姚忠誠位于金明廣場附近的工作室,仿佛有穿越時空之感。古樸大氣的石槽、大石磨、石幾,典雅的木器、家具、名人字畫、古瓷器等,再以精美的玉器為裝飾,立于其中,讓人感受到難得的恬靜、安逸。姚忠誠說,他做收藏以實用為主,將收藏的物品擺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讓人們在欣賞古人制作技藝的同時,從中吸取營養,并將之繼承和發揚光大,為現代生活服務,其樂無窮。
說起自己的收藏之路,姚忠誠說是一種自發行動。因為對傳統文化的癡迷,他走遍了大半個中國。有時為了收藏某一件東西,他能不惜時間遠赴千里之外去淘寶。經過多年的努力,他收藏的物品可謂五花八門:有笨重的明清時期的石槽、石磨,有雕花桌椅、梳妝臺、門窗、牌匾等,還有名人字畫、琥珀、玉器、“錢山”、紫砂壺等較小的物件。
為了讓久居都市的人們更多地接觸傳統文化,姚忠誠將他的收藏物盡其用,一一擺在他的“雍苑”內,讓人們領略藏品的魅力。他將石槽擺在院內供人觀賞,將石磨放到門前的地上當踏腳石,將雕花屏風墻擺在屋內當茶幾,在馬車轱轆上擺一個玻璃當桌子等,看起來協調而美觀。他從民間收藏來的諸多明清時期的木門,經過整修也都裝到了工作室內的各個房間上,再配上古樸典雅的室內裝飾,韻味無窮。
“我的不少收藏品因為塊頭較大,而且不少是從交通不便的地區購買的,所以帶回開封很不容易。”姚忠誠說,盡管如此,有時碰到一件自己喜歡的物件,他還是會想方設法運回來。
在姚忠誠收藏的物品中,明清木器、家具占了不小的部分。他說,把玩這些家居飾品時,大家往往都發出感慨。以一件雕花門為例,整扇門用卯榫結構打造,雖歷經數百年仍堅固如初,使人不得不佩服當時的工藝水平之高。
姚忠誠表示,明清家具作為一種成熟的、流行了幾百年的日常用品,當成一種愛好是可以的,不論從使用功能和審美角度都是可以追寵的。但作為收藏和研究,有代表性的精品更易增值。
姚忠誠說,自己的收藏大都以實用為主,許多收藏品都能運用到生活中去,而不是到手后束之高閣。深入了解收藏的一兩件前人留下的物品,既為文化傳承出了一點力,也讓我們感悟了前人的生活,更提高了我們的生活品質。明清家具傳承了幾百年都還完好如初,相信在我們這一代有心人手里會保護得更好,而且會把明清家具的文化價值發揚光大。
“我并沒有刻意去追求收藏品的數量,但是碰到自己喜歡的,就絕對不會放過。”姚忠誠認為,收藏能增加人的生活樂趣,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沒事的時候,與朋友們一起欣賞自己的藏品,沉浸在藝術的天地里,別有一番風味,也是一大樂事。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