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雕始于1964年的翡翠公盤近日火爆開場,玉器收藏之溫將越來越高。然而,不少玉器愛好者在投資收藏玉器時還存在諸多誤區,像有的人對玉器的選擇還停留在以價格為先的認識上,稍懂行的人也是以質地粗略地判斷玉器的價值。成都草堂西市古玩城“常樂玉器”的王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件好的玉器,不光需要材質本身上乘,更需要有高超的雕刻水準,玉器的最終價值在很大程度體現在雕刻工藝水平上,在收藏玉器時,千萬不能忽略了玉器的雕刻工藝。
“玉不琢不成器”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其本意是指玉器不經雕琢,成不了器物。可見,雕刻工藝是玉器收藏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草堂西南古玩城“常樂玉器”的王溧就對玉器雕工的感觸頗多。據王溧介紹,她在成都經營玉器已有五年多了,主要是銷售我國著名玉雕大師鄭國柳的作品,在她看來,一件玉雕作品,雕工可稱之為玉器藏品中的靈魂。
據“常樂玉器”的王溧介紹,玉器的最終價值在很大程度體現在雕刻工藝水平上。俗話說,“三分料七分工”,就是說玉器的價值主要由玉質和雕工決定,其中玉質占三成,工藝占到了七成。可見,雕刻工藝是能最終決定一件玉器的成敗的。“任何一塊好的玉石,只有經過人工雕琢之后,才能賦予其新的價值和魅力。”王女士說,“即使是普通的玉料,經過巧妙的俏色和創意雕刻后,玉器往往會升值幾倍,甚至幾十倍。如果一件玉器的雕刻工藝粗劣,完全有可能連玉料的價格也收不回。可見雕刻工藝有著十分重要地位。”
大師作品最值得收藏
眾所周知,一件好的玉雕作品往往線條流暢,生動細膩,各具特色,無論是從加工工藝、文化內涵,還是玉器質地等方面都能完美地展示出來。不過玉器雕刻是一門非常講究的工藝,加之每個收藏投資者的藝術修養有差異,所以即使是同一件作品,會造成不同的人在價值判斷中產生巨大差距。
王溧告訴記者,要搞清一件玉雕作品的價值和升值潛力,除了要綜合分析大家熟知的玉料質地外,還要綜合分析玉雕作品的雕刻工藝。原因在于,雕刻工藝往往決定了一件玉器的升值潛力,而大師級的作品才最值得收藏和投資。
在采訪時,王溧向記者展示了一款由玉雕大師鄭國柳完成的“中原逐鹿(虎首)”玉器作品。記者看到,玉雕大師鄭國柳結合紅黃白相間翡翠,依據玉石形狀巧妙地設計成一個霸氣威武的虎首,壺嘴里叼著一只小鹿,虎的眼神犀利,放射出唯我獨尊的不凡氣勢。用細膩和粗狂的線條相結合,勾勒出老虎的神態;寥寥幾刀雕出鼻際,便將老虎的怒威表現出來,其肌肉脈絡緊繃形成的力量,有隨時釋放于一瞬間之勢。加上雙眼巧用色調對比,顯得更為凌厲,再配合夸張化的虎毛,其“中原逐鹿”的王者之風凌然逼人!
“鄭國柳的作品之所以能吸引人,原因在于,多年來鄭國柳堅持以玉潤德,崇尚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并融入到玉雕創作中,所創作的作品設計新穎,題材廣泛,寓意深遠,給人以清新而顯厚重的文化氣息。”王溧表示。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