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國美術家協會主席、歐洲立體畫派傳人、空間主義創意者雷米·艾融(RemyAron)先生就其最新作品《廣場建筑》解析了立體主義作畫的特點,并表示,這幅作品將在今年的中國個人作品展中出現。屆時,大家可以一睹真容。

雷米·艾融(RemyAron)認為,立體主義繪畫在繪畫上的最重要的影響是對于物體的交錯以及重新拼合的創新,這種創新改變了傳統繪畫清晰的表達客觀事物的模式,而使繪畫開始變得模糊,富有動感。在逐漸的發展過程中,繪畫不斷的在交錯與重新拼合中進行探索,有些作品在交錯與穿插中還能分辨出所描繪的事物,而有些作品甚至已經無法辨認出所描述的客觀形體的原型。就《廣場建筑》這幅作品而言,畫面中我們看到的各種立體的幾何形狀,雖然不是客觀形狀的完整復制,但我們依然能夠看出物體的真實面目,但對于現實物體的重新拼合使得這幅作品呈現出一種滲透、模糊不清的畫面關系,并繁衍在一種混沌的狀態中。
“我在《廣場建筑》這幅畫中將客觀的事物抽象幾何化,脫離了完整的再現對象的方法,而是使用最原始的幾何圖形去分析,理解并表現對象,事物的美感用抽象的幾何形式表現。這也正是立體主義最顯著的特點之一。與以往立體主義稍有不同的是,在描摹物體本身時,我更注重色調與形體的結合。”雷米·艾融(RemyAron)說道。在這幅作品中我們找不到一絲裝飾物,但是造型的變化豐富了畫面中建筑的形式。這個建筑的表面看似平淡無奇,使用了最為簡單的幾何形體和冷色調來表現,但整幅畫面構圖靈活均衡而非對稱,處理手法簡潔純凈,頗有不對稱的美感,為人們充分展示了幾何形體的美感。
運動感是一直存在于人們身邊而通常沒有被人們關注的問題,但在雷米·艾融(RemyAron)的立體主義繪畫中卻得到了突出的表現。《廣場建筑》這幅作品從畫面中對物體進行多視點的分解與重組讓我們能感覺到動感的存在。幾何形體的穿插、錯位、疊加以及虛空,在幾何形體圍合下的空間顯得更為自由靈活。
據悉,這幅作品將在雷米·艾融(RemyAron)北京、香港巡展中現身。與之一起參展的還有多幅立體主義與空間主義相結合的經典畫作。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