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聚德拍賣公司董事長張煒
【導言】江蘇聚德2013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將于6月21日至23日在南京萬達希爾頓酒店隆重舉行,作為南京率先舉槌的拍賣公司之一,無論是江蘇省最大規模的紫砂專場,還是首次推出的《70聚繪》、《新建筆墨》以及持續推出的《散翁·桃李》林散之專場,本次拍賣會江蘇聚德逆勢而上,一舉將推出中國書畫、紫砂、古硯、陶瓷、古玉、石雕賞石、文房雅玩、造像等14個專場,近1800件藝術精品,為廣大收藏愛好者奉上一場規模宏大的藝術盛宴。雅昌藝術網專訪江蘇聚德拍賣公司董事長張煒,分享不同觀點。
雅昌藝術網:這次江蘇聚德14個專場的規模不僅較去年秋拍8場的規模有所增加,而且專場也分得比較細,是特意的細分市場的舉措么?
張煒:對。各家拍賣公司都在根據市場的需求,為客戶提供一些更具特色、更精細的服務。所以這次我們保持了我們傳統的林散之的專場,江蘇聚德作為林散之之子林昌庚教授家傳藏品委托拍賣的唯一指定拍賣公司,本場拍賣繼續推出第四場《散翁·桃李》專場,作品分別由林散之之子林昌庚教授和親屬及林散之先生追隨者友情提供,保證了作品的來源清晰可溯。林散之這一塊我們注重的不是量,而是注重的是質,基本上每一場的林散之專場都控制在30件左右。
張煒:另外根據市場上的一些新動向,我們首次推出了朱新建的《新建筆墨》專場,除了多幅他最具代表的“美人圖”之外,亦不乏他的一些早期作品。還有在中國書畫這方面,我們也有也為70后的一些新秀,這幫新秀無論是在學術上,還是在整個市場上,都表現不俗,所以我們也首次推出《70聚繪》專場,專門為70后,我們也辟了一塊陣地出來,專門作為70后的一個專場。
雅昌藝術網:林散之作品市場行情從您最開始推出到現在,您覺得處于一個什么樣的變化?包括整個市場的認知度上的變化?
張煒:林散之的作品大家都知道,“草圣”林老確實寫得好。現在關鍵就是外地的一些藏家可能對林散之的一些作品鑒定可能要差一點。現在就是林散之的作品關鍵就是真假的問題,真假的這個問題假如說能解決了,林散之的東西價格將是非常高。
雅昌藝術網:剛才您也提到了《70聚會》專場,為什么會看中70-80后的藝術家?他的市場潛力在哪里?
張煒:一方面是市場潛力,他們在學術上是比較出類拔萃的,有志于在藝術的這一條路上想有所突破,有一些理想的一群新秀。而另一方面,拍賣公司也要有一定的社會擔當,我們也有義務幫他們做一些宣傳和推廣的工作。
雅昌藝術網:給他們一個途徑對社會認知,鼓勵他們繼續前進。
張煒:對。
雅昌藝術網:本次聚德春拍的另一亮點是江蘇最大規模的一場紫砂專拍,超500件以上的規模紫砂拍賣,您是如何籌劃的?
張煒:在紫砂這一塊,江蘇拍賣還感覺比較弱,現在開紫砂拍賣專場的全國有好幾家,北京嘉德、保利、西泠、匡時、上海春秋堂都有。但是我們在思考為什么紫砂主場江蘇不能夠掌握紫砂拍賣的話語權?在南京有一個天然優勢,南京出土的老紫砂比較多。它出土的東西不再向市場流轉,它會出現比較好的東西、好的品種。所以我們這次專場總共是505件,分了兩大類,一個紫砂盆,一個紫砂壺。紫砂盆我們也比較看好,整個紫砂場其中紫砂盆跟紫砂雜件238件,還有紫砂壺有232件,謝瑞華專場有35件。
雅昌藝術網:這次也特別推出了《琴軒雅韻—謝瑞華先生舊藏紫砂專場》,這個專場的情況可否介紹下?
張煒:謝瑞華(琴軒)先生是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喜馬拉雅藝術及中國裝飾藝術館原館長,佛教藝術史和印度藝術專家,世界著名的吉祥花邊圖案專家,唐卡專家,宜興窯紫砂器研究專家。本專場的35件拍品都是謝瑞華先生早年藏品,其中很多在專業書刊上刊登過,有著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張煒:紫砂這部分當時我們考慮好像人家對紫砂放在南京拍都信心不足,它實際上牽扯到一個定位,我們現在的紫砂定位是什么?我們的拍場定位就是要在老紫砂上。因為新的紫砂它可能里面虛的東西比較多,有點泡沫,就像現在當代的字畫一樣,老的紫砂經過沉淀積淀下來,這個價格,你同樣把老的明末清初的這種紫砂壺賣個幾萬塊錢,你現在恨不得剛剛做了一兩年、幾個月他就恨不得要賣多少錢。
雅昌藝術網:四小龍的東西現在都十幾萬。
張煒:就是好像感覺不合理。還有一個就是紫砂盆,為什么這兩年紫砂盆這么火?實際上紫砂盆它帶有一種人文意趣在里面,特別是晚清民國這一段時間,它里面既有詩,又有畫,而且能夠雅俗共賞,特別適合文人。而且我們假如現在擺一個紫砂盆,很雅,有些東西跟收藏,已經不是好像完全作為一種收藏品,它作為一種陳設品,更像我們的石雕一樣。它有些東西完全作為收藏品了,可能涉及面反而不一定廣。這些東西既是可以作為收藏,又是作為一種陳設,我認為這些收藏品它反而有群眾基礎。
雅昌藝術網:格調不一樣。
張煒:假如用一個塑料盆種一盆花有什么用?它完全不是一樣的。現在的社會經濟條件好了,精神層面上的追求是不一樣的。
雅昌藝術網:是讓紫砂藝術真正走進老百姓的生活當中去。
張煒:任何一件東西單純做一種投資品,它遲早跟股票一樣,它有到頂的時候,任何一件藝術不可能一直在漲,它總會有跌的時候。但是一旦作為一種陳設品的時候,它很多就會沉淀下來,就像我們現在當代的石雕為什么這么火?有很多的盆就沉淀下來了,它有可能不進入流通領域。所以我始終認為紫砂盆可能比紫砂壺感覺爆炸力還要強。這次這個專場,我們很有信心,我們就不完全走高端、新紫砂路線,我們就走老的紫砂,走高、中、低結合的路線。
張煒:我們拍賣公司相當于一個舞臺,你送貨的人能賣掉東西,買貨的人他能買到自己中意的東西,做生意的人他也能撿到一點小漏,這比較符合市場的規律。紫砂畢竟是一種品種,你不能完全成為一種高端收藏。成為高端,到處都是曲高和寡,而且它越來越存在一種炒作風險。一個壺賣幾百萬、上千萬,上去了怎么下得來?一旦不上去了,不繼續上漲了怎么弄?到后來出現大的泡沫。我們設定自己為紫砂超市,反而能夠起到一個橋梁作用。
雅昌藝術網:聚德還推一些古硯、陶瓷、古玉,還有石雕一些專場,這是如何統一籌劃與平衡的?
張煒:現在市場不景氣,專場的開設定位是非常重要。大的形勢不景氣,你假如非開個湊熱鬧、湊個數的專場,成交量就可能不行。我們和北方大的拍賣公司,定位不一樣,我們的定位要走文人路線,爭取與西泠要成為南方雙雄。南方是文人路線,北京是走宮廷貴族路線,但是各有千秋。一個拍賣公司,它首先是一個商業企業,更是一個文化企業,拍賣公司要有一種社會責任感、歷史責任感,它起到一種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作用,要做到受人敬仰。在這一點上,西泠做得比較客觀。
張煒:比方說,我們這次開設的硯臺140多個標的,但是我們里面有磚硯,秦磚漢瓦,磚硯達到一百零幾。磚硯實際上也是真正的文人收藏,清代的收藏大家陸增祥他的硯,就是他編號的硯現在市場上都要賣到二三十萬,受到這個啟發,我們也想開發一個產品,我們排列的時候也按照磚硯的年號來。把每個出土的磚硯,現在制成硯臺。像集郵一樣,有年號、像編年史一樣,讓買家覺得,收了一方硯臺之后,我讓你下次看到另外一個年號,你還要想收,就是作為一個系列收藏想法。
雅昌藝術網:有系列性的這樣一套,就像十二生肖的郵票一樣。
張煒:培育買家們的收藏粘性,欲罷不能,讓買家們從一方硯臺開始,每個專場可能會來場,也許這方硯臺市場上就可能出現過三塊、兩塊,這方硯臺就可能會成為亮點。明清硯動不動都是很貴,幾萬,幾十萬,很奢侈,一般的人他玩不起,就不利于推廣。秦磚漢瓦,這種韻味很好、也比較好,它應該也有群眾基礎。
雅昌藝術網:所以就是您倡導一種文人路線,也是找準了整個江蘇的地域優勢,比如說您剛才提到的紫砂,提到的石雕賞石。
張煒:就像一個國家一樣,一個拍賣公司要有這種品牌專場,這是最起碼的。每一個專場做得非常精到、非常有特色,在每個收藏圈形成一種固定的勢頭。我們走的線路我認為也是跟西泠一樣,就是定位在文人線路,但是既要學習西泠,有些專場我們要取長補短,就像紫砂這種專場,把它發展成為全國第一平臺,我認為是做得到的。
雅昌藝術網:下一步江蘇聚德整個的一個發展計劃是什么?
張煒:下一步還打算開一些傳統的、還有古文、文獻、金石碑帖,金石碑帖國內還沒有這種正兒八經的大專場,我們要發掘這種傳統的東西,在文人路線上面再走得細一些。
雅昌藝術網:謝謝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