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鑫展示他收藏的公交車票
“線路從最初的幾條發展到現在的400多條;車輛從有軌電車到無軌電車,再到燃油公交車、新能源車……我收藏的公交車票幾乎涵蓋天津公交歷史的各個時期。”26歲收藏迷、公交車司機馬鑫告訴渤海早報記者,10年來,他收藏了近600種公交車票。
昨日上午,渤海早報記者在馬鑫家中見到了他的收藏冊,厚厚的一大本兒,里面排滿了公交車票,近600種。有新中國成立前的“乘車券”,也有新中國成立后的“電車票”,還有后來的“汽車客票”、“公共汽車票”等。不少車票由于時間太長已發黃褪色。
每張車票都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比如,上世紀50年代初的車票上印有“增加生產”、“反對浪費”、“保家衛國”等口號;上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剛開始,經濟蓬勃發展,各種廣告登上車票;再后來,出于對乘客人身安全的關心,公交車票面值中加入了保險費……
馬鑫說,別小看這些小小的公交車票,里面濃縮的可是天津公交史。上世紀50年代,天津市區公共交通還很落后,僅有8條有軌電車線路,以白牌、花牌、藍牌、黃牌、紅牌、紫牌等8種顏色區分。后來,有軌電車逐漸消亡。無軌電車線路蓬勃發展,普通公共汽車線路也被大量開辟。到1971年,有軌電車僅剩“花牌”。同時,全市公交線發展到四十多條。
上世紀70年代,津城公共交通事業迎來大發展,到1980年,全市共有八十多條公交線路。到21世紀初,猛增至約三百條。2000年至2004年幾年間,公交線路呈現五彩紛呈的發展態勢。“如公交公司開通了165條免費購物線路,方便市民前往超市購物;還開通了13條校線,在上下學時間抽調公交車作為‘校車’接送師生。”馬鑫說,現在,全市公交線路已發展到400多條。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