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彩開光花鳥官上加官圖梅竹紋罐口徑8厘米,高20厘米,底徑12厘米。缺蓋,圓口,深圓腹,假圈足,器形周正,圓潤豐滿,常稱之為“西瓜罐”。罐口沿飾一圈回紋,回紋下面為如意云肩紋。主題紋樣裝飾在罐身兩面開光處內,一面開光處內畫面繪春暖季節,花木欣欣向榮形色俱佳 ,在嶙峋怪石之上,筑有一只鳥巢 ,一只喜鵲正口含昆蟲送食巢邊,巢中五只雛鳥,喳喳待哺,神態可愛,意趣盎然。另一面開光處飾官上加官圖。 “官上加官”是一種寓意吉祥的傳統陶瓷裝飾紋樣,清代最為流行。以公雞或者公雞搭配雞冠花紋飾相配組成畫面,意喻“官上加官”,步步高升。六只公雞形態、色彩各異,怪石、雞冠花、菊花等花卉在周圍相襯。官上加官圖一般都繪公雞五只,寓意五子連科,而這只罐上的卻畫有六只公雞,是為少見。開光之外以外罐體通體滿飾梅花、竹葉紋,近底足外飾一圏變形蓮瓣紋。
中國古代文人喜愛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來表現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對精神境界的追求。堅毅不撥的青松,挺撥多姿的翠竹,傲雪報春的冬梅,它們雖系不同屬科,卻都有不畏嚴霜的高潔風格。它們在歲寒中同生,歷來被中國古今文人們所敬慕,而譽為“歲寒三友”。 宋人蘇東坡曾做題畫詩曰:“梅寒而秀,竹瘦而壽,石丑而文。”其后文人常用此三物自喻。后又將石換成松,“松逾霜雪而高潔”,松竹梅就成了固定的組合以喻高風亮節。梅竹組合則為“梅竹情操”:喻示有著梅竹一般純凈、雅致、尚美、崇高不俗的情操;獨枝而唯美,成簇而惹目,品節超俗。該粉彩罐瓷質潔白細膩,胎體較厚重,施彩粉潤柔和,秀麗雅致。圖案寓意吉祥,雅俗共賞,畫片精美,紋飾繪工精細,手法極其熟練,體現了匠師高超的繪畫技巧,應屬清代晚期景德鎮窯燒造的一件民窯粉彩精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