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海平
近十年,現實中聽到的“墮落”忽然多了起來,然后我便開始對墮落特別關注。十年過去了,我總覺得應該對墮落進行一些總結,即到底什么是墮落?為什么墮落現象在今天變得越來越普遍和嚴重?
我認為出現如此墮落的現象與我們今天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發展的方向有非常直接的關系。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已完全改變了中國人的物質生活水平,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城鎮居民收入已從1978年343元人民幣發展到2012年的26959元人民帀。這個數據的變化已不再是一個量變,而是一種質變。這個質變就是中國人不再為溫飽擔心了,物質在中國人心目中不再是滿足生理需要的對象,而逐漸成為人精神追求的對象。
物質能成為人精神追求的對象嗎?如果可以,而且一旦變成現實,人的精神墮落也就很難避免,這是因為我們完全改變了物質固有的屬性。考古學發現,打開一個墓穴,如果發現里面有太多的物質財富,就說明墓主人一定不是一個普通的平常人。對此,我認為在墓穴里發現大量物質財富應當是人精神墮落的最有力證據,人已經死了,為什么還要為他準備那么多物質財富呢?一定有人會回答說那是供死者靈魂享用的。人的靈魂真的需要享用那么多物質財富嗎?其實這就是人的“墮落”。
當然,物質與人的精神不應該是對立的,物質不一定就沒有靈魂,比如我就信奉萬物有靈,但我們不能因為相信萬物有靈就一定要將那些物質占為己有,再說,即使你能占有物質也并非就能占有這個物質的靈魂,如果能占有,那靈魂就不再是靈魂了,因為靈魂追求的是自由。所以說,過多地期望占有物質就是人精神的墮落。
從“墮落”字面的意義理解就是“往下掉”和“墜落”。引用到人的精神世界就是人的精神往下掉和墜落。人的精神怎么會出現往下掉和墜落呢?中國傳統文化中說人的精、氣、神是人生命運動的根本,其中的“神”指的就是人的精神、意志。《黃帝內經》說:“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判斷人精神的好壞,通過觀察這個人精神的運動方向就可以辨別,如向上則強健,向下則衰敗和墮落。
什么是“向上”,所謂向上就是人的精神自由,發展空間沒有限制;所謂“向下”是指人的精神受到自己的束縛,生存空間也變得越來越有限。再回到文章開始所說的越來越多的人的精神出現墮落的現象,我們是否可以就此判定這種墮落現象是客觀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對于生活在這三十年中的中國人而言,難道有誰能否認這樣的事實,即越來越多的人不但沒有因為擁有越來越多的物質財富而轉向拓展自己精神生存發展的空間,相反,越來越多的人卻因為擁有越來越多的物質財富而在物質世界里越陷越深,直至不能自拔。
所以我在文章開始就說“如此墮落的現象與我們今天文化發展的方向有非常直接的關系”。這里所說的“文化發展的方向”是指我們社會文化的宣傳過于強調發展身外的物質世界,對于如何改善人內在的精神品質和拓展人精神世界的生存發展空間卻顯得無足輕重。這種局面如不改變,墮落必將日趨嚴重,并出現不斷惡化。
藝術是最能反映人精神動向的文化形式。近十年,具有探索、實驗和創造精神的中國當代藝術不但沒有任何發展前進的跡象,反而卻出現不斷“炒冷飯”和向中國山水花鳥回歸的現象。大家都開始將注意力集中到了金錢身上,這是否可以視中國人的精神正在自己墮落的陷井中越陷越深呢?對于正在發生在眼前的情景,有誰能知道我們哪一天能從無限的物質追求中掙脫出來轉向對精神自由的無限追求呢?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