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貴陽古玩市場“硝煙”十足。
這一月,陽明路古玩藝術城新入主的投資商,擬對城內70余個古玩鋪面進行整體改造,市場將重新定位。
這一月,經年來一直未停歇的貴鋼花鳥市場的搬遷傳聞變得越來越靠譜,改造升級版的新市場將于明年在原址外圍開工。
這一月,號稱西南最大的古玩專業市場——慶隆國際貴陽古玩城市場于9日正式開工建設,據悉,作為貴陽市文化產業“十二五”項目之一,古玩城可謂大手筆,投資32億,建成后建筑面積將達28萬平方米。
這一月,由本土實力藏家聯手國內一流大師打造的貴州花果園古玩城,啟動了對省內優質古玩商戶的第一輪招商。
當市內兩大古玩城的搬遷改造與古玩藝術品市場的變局“迎頭碰上”時,貴陽的古玩業主們會作何選擇?
對于西部的中小城市貴陽市而言,是否真的需要這么多的古玩市場?五雄爭霸,誰是最終勝出者?
各逞其能圖謀稱霸
事實上,這場古玩城的“暗戰”,從去年就露出端倪。2012年2月初,觀水路貴州古玩城整體停業搬遷,貴陽古玩市場就醞釀著變局。萬東花鳥市場、貴鋼花鳥古玩市場與陽明路古玩藝術城儼然形成了“三雄爭霸”的局面。隨后的半年光景,貴州花果園古玩城、慶隆國際貴陽古玩城相繼加入這場逐鹿收藏市場的格局。
開發古玩市場,動輒投入幾個億資金,經營者真的是缺乏市場考察嗎?
“貴陽的文化古玩市場目前發展還比較滯后,缺乏一個更為專業的市場。”貴州花果園古玩城相關負責人楊筑川如是闡述他們的市場動機:陽明路古玩市場規模太小,還被其他商業侵占,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貴鋼和萬東花鳥古玩綜合市場雖有文化古玩的功能,但被花鳥蟲魚等大量占據,規模不小但品種雜亂,不夠專業;東山的慶隆古玩城才剛剛動工,遠水解不了近渴,“比較來說,貴州花果園古玩城裝修完工在即,同時我們聯手國內一流拍賣公司保利和知名收藏家馬未都助陣,軟件硬件都上了一個檔次,隨著消費者品味的不斷提高,一個更為專業的文化古玩市場將得到市場的認可。”
新有新的優勢,老有老的好處。
萬東花鳥市場、貴鋼花鳥古玩市場和陽明路古玩藝術城三家老古玩市場,雖說硬傷不少,但貴陽不少民間收藏者認為,能生存下來有其不可替代性。在貴陽,周六的陽明路古玩藝術城和周日的貴鋼花鳥古玩市場,都是當地收藏愛好者最樂于光顧的場所,而吸引廣大古玩經營者與收藏愛好者的,正是這兩大古玩市場的地攤式經營模式。“這些擺攤人大都是外地人,他們從全國各地搜羅到各種古玩舊貨,匯集到貴陽市的古玩地攤上,而各地的淘寶者也都會準時來淘寶。這就促成了兩個古玩市場的人氣興旺。”一位古玩經營者說道。
三個市場雖不專業,卻以優越的地理位置,多年的市場經營,以及獨有的優勢項目吸引藏友。貴陽的收藏市場體量不大,新建的古玩城,憑什么吸引人氣?
圍繞貴州的發展思路,貴州花果園古玩城選擇了以“文化+旅游”的模式。
將于今年9月開業的貴州花果園古玩城,由本土三位實力藏家聯手國內一流收藏大師馬未都打造。“辦古玩城,根子是愛收藏,更是圓夢。”負責營銷的楊筑川說,古玩城是三個收藏者的夢想,為了呈現獨一無二的精品市場,投資者紛紛拿出他們多年珍藏的寶貝,裝飾在城內的公共區域。對于貴陽古玩城的未來,經營者有不少設想。比如,古玩市場不僅僅是交易、買賣,還將引入地攤、拍賣、鑒定、展覽、多項服務,各具特色的藝術工作坊、豐富多彩的鑒賞大課堂。
招攬商戶拼搶先機
5月24日上午11時,陽明路古玩藝術城。盡管已臨近中午,仍有將近2/3的店面尚未開門,即便是已經開張的店面,店前也是門可羅雀,店主們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不是看看報紙,就是在談天說地。古玩商老程卻在自家店鋪中異常的忙碌。一大早,他便先后接待了2撥其他古玩市場的招商人員。
“5月中旬,陽明路古玩藝術城的投資商召開第一次商戶會,改造升級版的市場,古玩不再是唯一的主角,新市場確定了以珠寶和古玩為主的新戰略,城內的古玩商須暫時全部搬出,改造完成后再回遷,我們這里的幾十家商戶也就成了新舊古玩城的目標客戶,一些古玩城通過一定渠道,獲得了我們的手機號,紛紛發短信、打電話,一對一招商。”老程笑著說。
而貴鋼花鳥市場的古玩商戶們最近也在思考自己的去留問題。該市場即將于明年啟動搬遷改造,是選擇去新的專業市場開辟更大的舞臺,還是堅守自己的配角身份,享受花鳥市場居高不下的人氣和市場品牌,等待兩年后入住新的貴鋼花鳥市場?上百戶古玩商面對其他古玩市場招商人員的輪番“游說”,很是糾結。
“其實,我們不希望搬遷,這里面不僅僅有裝修成本的考量,花鳥市場蓄養了10年的人脈和商業氛圍將被‘割斷’、削弱。”貴鋼花鳥市場古玩城業主田青說,古玩行業需要“養客”,一般需要2~3年,搬到新址之后,最初的兩年左右,生意很難紅火。
陽明路古玩藝術城的老程在與一位老客戶通電話時,有意無意地提到了將要搬遷的事。“如果那些將要開業的新的古玩城的地理位置和租金合適,我有可能會搬過去,到時候,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支持啊。”很顯然,市內兩大古玩城的搬遷改造與古玩藝術品市場的變局“迎頭碰上”時,業主們有了更多的選擇。
租金多少,經營者的聚集效應以及為“養客期”而給出的免租期的長短成為業主們選擇去向的主要考量因素。“目前,市內有傳統的三大古玩淘寶地——陽明路古玩藝術城、貴鋼花鳥市場古玩、萬東橋共3家,古玩攤位加起來不足600家,加上今年即將開業的貴州花果園古玩城,以及剛開工的慶隆國際貴陽古玩城,貴陽古玩藝術品市場真正進入“戰國時代”,說白了,就是在爭搶這600余戶商戶。”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分析,像他們這樣成熟的古玩店主,都有一批相對固定的老主顧,這是各家古玩市場最看重的,誰能吸引更多店主入駐,誰就搶得了市場先機。
群雄逐鹿誰是贏家
貴陽古玩市場呈現“群雄逐鹿”,這是一種好現象嗎?貴陽市古玩商會副會長張洋坦言“不是一種良性的發展”。
“以前,貴陽的古玩市場營業面積只有3000多平方米,現在到了近30000平方米,增長了將近9倍。如此快速的發展,經營戶從哪來?顧客從哪來?藏品又從哪來?
對此,經營老酒的肖強也持相似觀點,“有需求,才有市場。5個市場能不能都撐得下去,則取決于市場規律。適應市場的,就自然能生存下去。不適應市場的,則會被淘汰。”
張洋認為,相對于其他商品的經營,古玩商首先看重的是市場的穩定。做古玩收藏很需要市場穩定,且不說培育一個品牌市場的成本,就單個商戶來說,每搬一次家就得重新裝修一次,再算上或多或少損壞或遺失的藏品,也是一筆不小的損失。”
其次,古玩商考慮的是經營氛圍。扎堆效應則是推動古玩商從分散的各個收藏市場聚集到一起的潛在力量。
更重要的是,古玩市場需要政府的積極引導和扶持,這也是業內人士的普遍認識:對一個城市而言,古玩市場是一張文化名片,但在貴陽,這張名片基本拿不出手。
五雄爭霸,誰是最終勝出者?
對此,許多藏家認為,這場市場競爭的最佳結果未必是哪一家最終勝出,而是貴陽能整合發展出各具特色的古玩專業市場,讓喜歡淘寶的玩家各得其所。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