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
大觀夜場成交額達6.42億元。其中,張大千《紅拂女》作為全場焦點,以950萬起拍,隨后買家直接叫價至3000萬,經過數輪激烈競價,最終以7130萬高價成交。同場,“老舍 胡絜青藏畫”專題16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額為1.676億元。
5月10日,嘉德“二十世紀中國早期油畫家”專場中,吳作人巨作《戰地黃花分外香》驚艷亮相,從4800萬起拍后,經20余輪競價,最終以8050萬元高價成交,創出今春油畫板 塊首個高價,同時也創出吳作人個人作品新紀錄。該作曾在嘉德2003春拍亮相,創造了當時吳作人油畫的拍場紀錄,時隔十年,此件作品將再現中國嘉德二十周年慶典拍場,再創 佳績。
而5月12日“御制—宮廷重要瓷器工藝品”專場成交1.62億元。其中,兩方御制寶璽受到追捧,“清乾隆 御制白玉交龍鈕‘自強不息’寶璽”經過十余輪激烈競爭以6670萬元摘 得桂冠;“‘嘉慶御筆之寶’交龍鈕碧玉寶璽”則以3450萬元位列第二。
“古籍善本”專場總成交價超過8700萬元人民幣,其中曾國藩手書家訓首次現身拍場,起拍價僅為10萬元,最終以估價20余倍的價格230萬元成交。與曾氏家訓一同出現的,還 有曾國藩寫給曾國荃的130頁家書,最終以356.5萬元成交,高出估價4倍有余。而該專場中顧炎武書《五臺山記》以3162.5萬奪得全場桂冠。
【分析】
我們認為,嘉德的市場表現僅是市場趨暖的第一個信號。因為嘉德今年比較特殊,20周年慶典畢竟存在人情因素,買賣雙方都捧場,最終推動了整體業績。從誕生到發展20年間 ,嘉德的號召力是明顯的。客觀看待嘉德的表現,就不能忽視“慶典行情”的存在。據業內人士透露:高價成交的吳作人巨作來自臺灣,盡管高價成交,但藏家對道賀者說:實際我根本不想賣此畫。不妨理解為:如果不是嘉德慶典,這張畫今年也許難入市,類似牽扯人情的拍品應當不少。
【生貨】
“老舍藏畫”應是一個亮點,這是純粹的市場生貨。文化名家收藏,且從未在市場上露過面,這類拍品之所以得到市場追捧,除了質量可靠外,“原始股”概念也是一個因素。 嘉德通過拍賣第一次用價格明示其價值,這種名人藏的名家作品入市,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當屬必然。不過,這類作品卻屬偶然因素所得,算是嘉德的征集工作的一個“意外之 喜”。得到此類拍品須機緣巧合,依靠的是信息渠道和企業口碑。
【觀察】
藝術品市場“調整期”出現,不是一日之果;迅速消失,更不能靠一日之功。因此,現在說“調整期”已經離去的結論尚早,市場“調整期”調整的不該是行情,行情只是一種 表現,需要調整的是從業群體的合理期望值、從業操守和職業化,目前看尚未到位。但今春的市場回暖跡象意味著什么呢?嘉德拍場出現了不少新買家,據我們調查發現:市場上出現了一些特殊“投資客”——賣掉房產持幣購畫的群體,這一群體的市場作用很難量化,但他們卻是真實存在著,且都已經將售房所得貨幣換回了藝術品。不過,這是因其他投 資渠道受到影響而催生的新行情,與調整期的存在沒有關系。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