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拍賣市場上唐卡拍品逐漸地增多,其價格亦是愈來愈高。唐卡無疑是藝術品市場上的另一匹黑馬。但在鐘本基眼里,它的市場才剛剛開啟,它的價值也是被遠遠低估的。
電梯一開,鐘本基笑容可掬地走出來。他一襲運動裝,左腕上纏繞著一串老紅珊瑚。一眼便可看出,他經常運動,比實際年齡要年輕許多。
他是一個經歷豐富,又精力充沛的男人。曾在房地產行業打拼過、辦過工廠、創建科技公司、投資二級市場等;另一方面,他購買古董和藝術品至今已有23年的時間了。目前,他在成都有一家經營唐卡的古玩店。他很少談及自己的另一重身份——四川藏傳佛教研究會鑒賞中心主任,只道自己是一個虔誠的唐卡愛好者和收藏者。
唐卡的魅力
早在1995年以前,他便開始購買書畫。后來從房地產撤資回成都后,又擴大了自己的收藏范圍,除了錢幣、郵票之外,其他古玩門類幾乎都買遍了,甚至鐘表、留聲機等也有涉及。“當時不懂,花了一堆錢”,鐘本基笑道。
“后來,我才懂得收藏一定是成系列、逐漸深入的,而非盲目地亂買,畢竟資金是有限的。”深思熟慮后,他將目光轉向了冷門的唐卡收藏。
盡管收藏唐卡的初衷純粹是從投資角度出發的,但鐘本基也看到了唐卡本身獨有的優勢。首先,唐卡是工筆重彩,且費時費工,要完成一幅唐卡,少則三、五月,多則半年、一年,甚至若干年,而且畫者是用整個身心去畫唐卡。“我認為,繪畫唐卡不僅是為了藝術,更多的是為了眾生的內心。”其次,畫唐卡所使用的材料非常珍貴,均為礦物質染料,還包括金、銀、珊瑚、珍珠、瑪瑙、綠松石,甚至是天珠。“另外,唐卡本身的‘盤子’小,一旦有資金介入,很容易操作起來。”鐘本基有條不紊地向記者介紹道。
“從1997年起,我就開始買唐卡,起初只是為了投資,慢慢卻發現自己變了,變得更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更喜歡笑和包容了,更愿意站在他人的角度去問題了。我想這是我請佛像唐卡最大的收獲。因為我看到了距離內心最近的一個方向,那就是信仰。”
唐卡的價值
鐘本基說:“沒有去過阿里,就不算到過西藏。”
從2000年開始,他獨自開車跑遍了西藏,甚至是西藏最西部的阿里地區。你能想象,他在干涸的、布滿鵝卵石的河床上開車的情景嗎?或是在海拔四五千米的、荒蕪一人的高原上行駛……他就是這樣帶著一顆虔誠、喜愛之心去收藏唐卡。為了更多地了解唐卡,他甚至跑遍了國內有佛造像的或者有壁畫的寺廟、博物館,并深入地研究藏傳佛教的美術史,最終成了收藏佛像、唐卡的行家。
起初,他是從藝術性角度去看一張唐卡畫得怎么樣,品相如何,然后再看它的題材,以及年代。當然,不同年代、不同時期的風格,它的珍稀度,和它在整個美術史上地位的高低,都是影響唐卡價值的因素。“我也會敏銳地看到錢,但我更希望看到錢之外的東西,即唐卡本身它所蘊藏的藝術的、經濟的、政治的、宗教的價值。”
在講到他收藏的一張前弘期的唐卡前,他先給記者普及了一下唐卡的歷史。記者才慢慢體會到它的價值和珍稀度。鐘本基喜歡收藏老唐卡,也就是行家所說的噶當巴(15世紀以前的唐卡統稱為噶當巴)。他收藏了200余張唐卡,涵蓋了10-11世紀不同時期的唐卡,其中包括品相、畫工優良的唐卡。“一般人不會去請老唐卡,因為它太珍稀了,存世量少,價格又高。”鐘本基告訴記者。
“而我則是從專業的角度去研究唐卡,它已融入了我的生命”。他微微一笑,繼續說道:“這是近五、六年,我最大的變化。另外,我跟家人有過約定,要將自己的藏品捐給大型的寺廟或頂級的博物館,這樣它們才能有序地流傳下去。”
唐卡的未來空間
隨著拍賣市場上唐卡拍品逐漸地增多,其價格亦是愈來愈高。唐卡無疑是藝術品市場上的另一匹黑馬。但在鐘本基眼里,它的市場才剛剛開啟,它的價值也是被遠遠低估的。
“國人對唐卡的認識尚在初級階段,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多,可以說對它的認知度不夠。”目前國內藝術品市場中的資金大多流向如國畫、瓷器、當代藝術等。而老唐卡由于難辨別、技術含量高、投資的門檻高,讓很多人望而卻步,這也是資金難以進入的一個原因。“但我相信它的前景會越來越好,當然跟它的成本有很多關系,如工筆重彩、費時費工、數量有限等。我覺得,拋開宗教的其他內涵的東西,原則上只要是真品,買過來就賺。如果買到假的,那就另當別論了。”
對話
《卓越理財》:唐卡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鐘本基:在藏傳佛教的歷史上,分為兩個時期。公元7-8世紀,佛教從印度傳入西藏。當時的贊普松贊干布請蓮花大師過來傳法,后來佛教的信眾越來越多,很活躍。但是,當地有個本地教,名為苯教,它的很多理念與佛教是相左的。于是兩個派別開始上演了激烈的斗爭。其中也參雜這政治、經濟等因素。直到公元10世紀,朗達瑪滅佛后,他要求所有的僧人要么還俗,或改信苯教,要么就趕盡殺絕。“滅佛”沒過幾年,朗達瑪就在大昭寺前被人殺掉。之后就發生了動亂。故而,10世紀,在西藏美術史上,有一段黑暗的時期,很多藏傳佛教的東西都被毀了,包括佛像、唐卡等。所以,歷史上7-9世紀之間稱為前弘期,10世紀末到11世紀初,在阿里地區重新弘揚佛法,這個時期就被稱為后弘期。因此,前弘期的唐卡數量極少。若一張唐卡是前弘期的,它的珍稀度就可想而知了。
《卓越理財》:除了收藏老唐卡,您會考慮收藏當代的唐卡嗎?
鐘本基:原來我不收當代的唐卡。從去年開始收了。當代的唐卡也很貴,一張唐卡要二十萬,甚至幾百萬。普通的要一、兩萬一張。因為它費時費工,我為什么不收呢?更何況是老唐卡。
《卓越理財》:老唐卡和新唐卡有哪些區別?
鐘本基:我會通過風格、畫風、地域,題材,去判斷它的好壞,不是簡單地看哪個人畫的。而新唐卡要從藝術價值,工藝、形、色彩、精細度等方面去看。
《卓越理財》:您能談談近年來唐卡的價格軌跡嗎?
鐘本基:一張普通的清代唐卡,在2005年以前,萬元一張。這五六年來,唐卡的上漲,跟房價差不多吧,好的唐卡價格就更高了。即便如此,唐卡的價格遠遠不如瓷器。與當代藝術比,它也是遠遠被低估了。臺灣有一個有名的收藏家,在金融危機的時候曾說,假如古玩所有的都崩盤的話,唯有唐卡佛像不會崩盤。為什么呢?因為唐卡遠遠沒有到達它真實的價值。
舉一個例子,去年,蘇富比拍出了一件15世紀的唐卡,品相不佳,成交價為1300多萬人民幣。由此可見,唐卡的實際空間很大,畢竟好的唐卡買不到啊。唐卡的數量遠低于書畫的數量。唐卡繪畫在宗教美術史的價值是有目共睹的,唐卡的價值應該更高。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