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家王朝的覆滅》陳逸飛、魏景山1977年460×335cm
名家說畫
1977年,兩位上海的青年畫家陳逸飛和魏景山接到了一項重要任務,那就是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解放戰爭館繪制一幅描繪解放軍占領總統府的油畫。這是這兩位青年畫家首次接到如此重大的任務,自然是不敢怠慢。為了能夠最為真實地接近當時的戰斗現場,兩位畫家進行了長時間的準備工作,包括到部隊深入生活,走訪當年的老戰士,以及到南京總統府實地考察等等。經過反復醞釀,幾易其稿,甚至在做了許多小型雕塑模型的基礎上,陳逸飛和魏景山最終決定改變一種視野來完成這幅作品,由此也就誕生了后來我們所熟知的著名油畫《蔣家王朝的覆滅》。
《蔣家王朝的覆滅》沒有采取“文革”美術的慣用模式,即刻意塑造英雄人物的俊杰、偉岸,以突出的舞臺效果來抹煞歷史的真實感,而是回到當年的戰斗現場,用高視平線的視野來塑造畫面,還原了一些普通戰士。這一視線的位移,一改過去的仰看方式,將英雄拉回了人間。同時,陳逸飛和魏景山引實物寫生的手法入畫,也將“文革”美術的“紅光亮”模式給徹底打破,從而開啟了“文革”美術之后求真求實的先河。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