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亞洲的兩大國際拍賣公司蘇富比與佳士得的在華經營史,從清朝乾隆時期便已開始,而香港本土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也發展了40年之久。
很少有人會想到,內地的拍賣公司進駐香港才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就開始改變香港的拍賣格局了。
蘇富比、佳士得都招架不住了
近日,一位香港的收藏家Z先生,對于眼下內地拍賣公司與香港藝術市場關系愈發密切的現象,表達出某種擔憂。
“蘇富比與佳士得現在都有些招架不住了”。Z先生開門見山,他本人也是這兩大國際拍賣行的重要客戶。他舉例,最近一年里,進駐香港的某內地拍賣公司,由于屢屢不按常理出牌,再加上資金實力雄厚,讓某些不正常的行業風氣在香港藝術市場擴散、蔓延。
“這家拍賣公司的老總在其公司進駐香港前,曾私下對一位上海大買家說過一句話:‘善者不來,來者不善。’他們的目標就是要打倒蘇富比、佳士得”。按照Z先生的描述,這家公司私下壓低拍賣傭金,宣稱可將同一件標的物拍出更高的價格。
當然,是否真正拍出和回款則不得而知。選擇與兩大國際拍賣行在同一時間相鄰拍賣,兩個月里舉辦兩輪春拍等,這些內地特有的經營模式,一方面吸引著同樣從內地到香港參加拍賣會的大買家;一方面也誘惑一部分香港收藏家轉投陣營,不再委托蘇富比、佳士得代理業務,這對于香港市場的強大沖擊力也是可想而知的。
內地拍賣公司改變香港拍賣格局
“好的事物影響壞的事物,是一個漫長、艱難的過程,但壞的影響好的則像病毒傳播。如今香港的幾家國際拍賣行為了止住這股客戶流失的勢頭,也開始在交易之外與某些重要客戶私下作出傭金比例和付款時間的妥協。”Z先生說。
讓Z先生最為擔憂的是,香港老一代的收藏家已經漸漸退出市場,而新一代的藝術品買家如果逐步遠離過去那種透明、公正的拍賣環境,那么香港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和收藏環境則很難看到光明的未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