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衛東作品選
顧群業
看到宋衛東教授的油畫作品非常感動。我立刻想到了中國傳統畫論里經常用到的一個詞:“氣韻生動”(南朝畫家謝赫)。這是典型的中國式的評價。然而宋衛東教授并非以油畫媒材來畫中國畫。這次展出的40余件作品,皆為布面油彩,題材多為風景小品,且全部為寫生之作。從內容到形式,無疑要歸類于油畫。這種源于西方的繪畫門類,為什么在宋衛東教授的筆下,卻給人感覺“很中國”呢?
細細品味不難發現,原因就在于畫作所蘊含的濃厚的文人情趣和東方意境。從筆觸的形態,用筆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之中,可以明顯地感受畫家情緒的抒發,飽含盡情揮灑胸中逸氣的酣暢淋漓。畫家在對物像的形狀進行表現時,有時筆不到,意已顯。在對光與色的處理上,如墨色的濃淡干濕,明凈恬淡,所展現的完全是典型的東方意境。在宋衛東的油畫作品中,西方的材料和技法已經被中國的精神和觀念吸收并消化,與被描繪的景色一起成為一種“移情”的載體。可以說,宋衛東教授的個人風格是在中國的文化語境下生成的,它呈現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的本土藝術風貌。在我看來,他在油畫作品中融入中國傳統繪畫獨有的筆墨情趣,既符合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審美標準,也不失語言風格的個性化和獨創性。它既不同于寫實和抽象,也不同于表現和印象,從而開拓了既屬于自已,也符合時代精神的藝術道路。
走中西文化融合的創新之路,古今中外不乏成功案例。宋衛東教授的可貴之處在于,他所做的不僅僅是簡單的“融合”,更在于他的“順其自然”。他的油畫創作,并非為了“創新”而“創新”,也不是有意識地進行所謂的“實驗”和“探索”。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下,東方的思維方式和敘述經驗,自然而然地投射到宋衛東教授的創作實踐中。他的個人風格完全是天然生長出來的,絕非雜交或嫁接。所有一切的發生,水到渠成,毫無刻意。我想,這才是藝術的境界,更是人生的境界。
說到境界,我又想到南朝畫家宗炳提出的兩個美學觀點:“澄懷味象”、“暢神而已”。意思是說,放空心境體會山水之美,目的只不過是開心罷了。這兩個詞用在宋衛東教授這里,最合適不過。以此為題,亦作共勉。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