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松作品系列非常豐富,在他作品的收藏群體中,除了國內買家以外,不乏西方一些嚴肅的收藏家,而且薛松的作品一直比較受港臺藏家的關注。但從二級市場來看,雖然2005年便開始有作品上拍,但直至2012年,其上拍作品總共只有28件,其中21件成交。
2005年12月,薛松有兩件作品開始在上海敬華拍賣上拍,分別以35萬元(《意象書法》)和22萬元(《他是誰?》)的價格成交。從2005年開始,薛松作品的拍賣價格一直呈現穩步上升的走勢,在2007年達到一個小高峰,2007曹原年秋,薛松三件作品上拍,其中兩件作品《時尚系列——收租院局部》和《中國山水》分別以45.9萬元和26萬元的價格成交,總成交額72萬元。
2008年,藝術市場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整體走低。薛松作品價格也同步略微回調。從2009年春開始上揚,直到2011年,又是個人作品拍賣的小高峰。2011年春,兩件上拍作品全部成交,同年秋季,上拍作品量為最多,有五件作品上拍,且四件成交,當季成交總額為154萬元,其中1998年作的《中國風景及可口可樂》(九件作品)在香港蘇富比[微博]以55萬元的價格成交。
與二級市場穩定的表現相比,薛松近兩年在國內外頻頻舉辦展覽。3月,“薛松—新海派繪畫”展覽展示了2012年以來薛松的13幅突破性新作;4月,這個展覽登陸了新加坡的MOCA當代美術館;4月底,另一個個展“碎片時代——薛松作品展”在西安美術館舉辦,展出的多為薛松從1989年以來至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另外,在文交所風生水起的2011年,薛松的作品曾在上海文交所組合成資產包掛牌上市,并在發行當天20分鐘之內售罄??梢姵艘?、二級市場外,薛松作品的市場參與度都比較高。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