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州市博物館所收藏的一塊高唐王碑的拓片

青州偶園內新發現的高唐王碑
人民網[微博]濰坊4月15日電 青州偶園內一條供游人休息的青石板凳,未想竟是明朝時期的高唐王碑,距今已有四五百年歷史。4月14日,記者看到了這塊石碑,盡管邊角有些殘缺,但篆印字跡非常清晰,碑文內容依稀可辨。據青州市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這塊高唐王碑不僅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同時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碑文鐫刻精美依稀可辨
14日,記者看到,這塊石碑碑高1.86米,寬51厘米,厚17厘米,碑身保存較完整,只是下方邊角處有些缺損。碑文中有一部分字跡已模糊,但從保存完好的部分可以看出字跡瀟灑俊逸,鐫刻精美。碑文右側是“萬歷九年歲次季夏吉岱翁孫翊鑲勒石”的篆書,字大數寸,遒勁絕倫。在這塊碑文上有高唐王兩方篆印,一個是“皇藩明親”,另一個是“皇明宗室憲宗之孫衡恭王子高唐王書”。這兩方篆印的字跡非常清晰,而碑文中的內容也依稀可辨。
“碑文中的內容是宋代司馬光的《諫院題名記》,這是高唐王親筆書寫的書法作品,后來又被刻上去的。”偶園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當時高唐王書寫的《諫院題名記》共刻在了八塊碑上,新發現的石碑就是第八塊,現在青州市博物館里還精心收藏著兩塊,其余的已不知所蹤。
碑文朝下一直被當板凳
談及這塊高唐王碑被發現的過程,偶園的負責人孫青告訴記者,這實在是一次非常偶然的發現。這塊高唐王碑一直是偶園佳山堂中草地內一條供游人休息乘坐的青石板凳,由于碑文朝下,所以一直未被發現。
前幾天,偶園一名職工來到佳山堂中草地內這處青石板凳附近檢查衛生時發現,這條青石板凳底部竟然有字,當時他手中拿著照相機,就拍下了上面的部分字跡,同時將此事匯報給了孫青。孫青得知此事后,非常重視,與大家一起將青石板凳翻轉過來。她通過觀察上面的字跡,驚訝地發現這條青石板凳竟是明朝時期的高唐王碑,距今已有四五百年歷史。后來,他們將此事通知了青州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經鑒定,這條青石板凳確實是明朝時期的高唐王碑。
孫青表示,這塊高唐王碑在偶園發現是很正常的,因為偶園曾是明朝衡王府的東花園,而在清朝時期又成了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太子太傅馮溥的私人花園。
據青州市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劉華國介紹,這塊高唐王碑的發現,對研究偶園歷史、衡王府歷史、高唐王的歷史有很高的價值。同時,高唐王在書法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但其作品并沒有流傳至今,而這塊石碑上的碑文均是他的原跡,所以這塊高唐王碑不僅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同樣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