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明清古玉,比收藏高古玉器要簡單得多,其文化內涵淺顯易懂,藏家不用像收藏高古玉器那樣,為了弄清其深奧的文化背景而去查閱資料,也不用在紋飾、沁色方面費盡心機。那些賞心悅目的玉器,大自玉佛、山子,小到手鐲、瑞獸,凡具備冰清玉潔品質的,都可以成為收藏對象。放眼市場,其中也埋伏著不少“黑馬”。
(1)大件器皿。筆者查閱了國內市場近幾年的拍賣成交記錄,發現一些小件玉器價位扶搖直上。一件重量為數十克的“子剛”款玉牌,動輒要價幾十萬、幾百萬元;而那些體積大得多的擺件,例如玉瓶之類,盡管制作工藝難度要復雜得多,材料消耗也多出幾十倍,有案可查的成交記錄卻與“子剛”款玉牌不相上下。投資明清玉器中的龐然大物,市場潛力不言而喻。明清器皿類玉器,多為擺設用玉,且不說精刻細雕的藝術成就,單就玉料本身的原始經濟價值,就值得讓那些熱衷于炒“鵪鶉蛋”的人深省了。試想,一件高度為20厘米以上的玉瓶,僅原材料就重達3公斤以上,將這樣一塊沉甸甸的優質和田仔料投放于市場,其交易價格之高不言自明。
(2)白玉佩件。在今天的玉器市場上,那些玲瓏剔透、溫潤可人的明清白玉,與市場中的原材料相比,其價格之落差如天壤之別。譬如一件玉質潔白、工藝精湛的明清玉佩件,民間交易價格充其量也就幾萬元。筆者認為,明清飾品類玉佩件會越來越供不應求,用不了幾年,這類人見人愛的玉器,其行情飆升幅度之大會讓今天的藏家刮目相看。
(3)乾隆美玉。凡具備“乾隆工”性質的清代古玉,無論何種造型、何種玉質,均被行內稱之為乾隆玉。乾隆玉是中國玉文化中的扛鼎之作,這類巧奪天工的藝術品,成就了空前絕后的奇跡,征服了世界上喜愛華夏文化的玉器藏家。不遺余力地收藏乾隆美玉,乃為智者。
古玉文化具備諸多優勢,收藏與投資古玉,或商周秦漢,或隋唐宋元,或明清,無不神韻高雅,形態瑰麗,工藝絕巧,寶光燦爛,令人為之折腰。如此,古玉行情的火山爆發,難道不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嗎?我們堅信,在世界古代藝術品市場中,中國古代玉器的黃金時代正悄然來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