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湖北藝術品市場拍價上升的幅度雖然不大,但總體上是在平穩中提升。作為中三角地區的武漢,其經濟和文化發達程度同“北、上、廣”等城市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湖北藝術品拍賣市場也有自己的優勢與特點。從總體上看,湖北藝術品拍賣市場即使在“北、上、廣”最火爆之際,也沒有創下驚人的拍賣記錄。據業內人士透露,武漢目前并沒有突破一千萬的拍賣,上限僅在兩至三百萬之間,大多數停留在幾十萬。你可以說湖北藝術品拍賣市場更多的是一種理性投資和理性拍賣,但其成交價和成交額不盡人意也確是事實。
面對湖北藝術品拍賣市場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不同領域的業內人士自然會有不同的解答,為此《藝術+》特別采訪了湖北誠信藝術品拍賣公司書畫部經理饒方華、武漢收藏協會常務副會長劉國亮、湖北收藏家協會副會長郭建、藝術評論家沈偉、藝術家劉賓等業內人士,從他們對湖北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理解和詮釋中,我們或許能夠從中獲得最為真實的聲音。
一、湖北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建立
藝術+(以下簡稱“藝”):作為從事專業藝術品拍賣行內人士,就您的了解,湖北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建立,大概是在什么時候?
饒方華:最早的藝術品拍賣應該是在八十年就開始出現:湖北省藝術品拍賣公司,是一家國有企業。接下來,就是龍威集團成立了一個拍賣公司,再然后,就有嘉聯、大唐、中信等拍賣公司。我們誠信開始涉足藝術品拍賣是在06年。
藝:您作為湖北收藏協會副會長,加之自己又從事畫廊、拍賣、雜志等行業多年,對湖北藝術品市場也有不少了解。首先,請您談談對整個武漢藝術品拍賣市場氛圍的了解?
郭建:現在湖北武漢藝術品拍賣市場如雨后春筍般的成長起來。目前在武漢有三十多家從事藝術拍賣。最早是湖北國際藝術拍賣公司,那是在九十年代初,拍地很好,后來垮了,地方拍賣也有一些。現在武漢比較活躍的有十幾家,像佳和、誠信、利德、榮寶、中盛、大唐等拍賣公司。總的來說,這幾年要比前幾年要好。雖然價格在全國不是最高的,但是在穩中上升。
藝:作為藝術家,請您談談對武漢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了解?
劉賓:每個地區大眾對當代藝術的了解程度不同,在武漢藝術家、收藏機構跟觀眾之間的互動比較少,隨著現在藝術機構在不斷地出現,這種狀況或許會慢慢地會得到改觀。但是當代藝術拍賣在“北、上、廣”情況就要好很多,比如前段時間,我去香港,那邊就很好。
二、湖北藝術品拍賣•收藏市場的特點
藝:武漢作為二線拍賣城市,跟“北、上、廣”藝術品拍賣市場相比,武漢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特點表現在哪些地方?
沈偉:也沒有什么特點,各地方都差不多。即使把武漢的東西拿到北京去拍,也拍不出價格來。
郭建:人們需求的普遍價位是在3000—10000元之間,它高了就接受不了。
饒方華:書畫板塊比較興旺。拍賣特點總的說來,一個是域性強,它以拍賣湖北的藝術家的作品為主;第二是湖北藝術家們的拍賣價格低;第三,就是湖北藝術市場上的操作程度小。總體來講,湖北書畫市場還是樂觀的,增長的空間很大。
藝:每個地方的藝術品拍賣公司的特點都不太一樣,那么作為湖北藝術品拍賣公司有哪些特點呢?
郭建:像湖北中信、大唐拍賣公司偏重于古玩。其他的拍賣公司像誠信和湖北中盛都以字畫為主,兼顧一下雜器。
劉賓:他們主要是關注傳統較多。拍品多是一些既定事實的藝術家們的作品,整個市場都偏保守。
藝:我們談論湖北拍賣市場的同時,必然提及湖北收藏市場生態,那么湖北藝術品收藏市場的特點,在您看來有哪些?
劉國亮:武漢的收藏市場跟整個大都市還不相匹配。從全國來看,還是比較滯后的。我們的拍賣會還不算是高檔次的拍賣會,但這兩年要比前幾年好些。武漢目前并沒有突破一千萬的拍賣會,上限僅在兩到三百萬,大多數停留在幾十萬。再一個,武漢出現很多好的藝術品,由于價格不高,都流向外地,從而導致武漢市場在購銷兩環上一直都沒有形成。總之,收藏藝術品在武漢沒有體現其本身的價值。
藝:那您覺得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
劉國亮:整個地方的氛圍不足,政府重視不夠,沒有正確引導、大力培植。像武昌、漢口這些地方都有拍賣市場,但都還在低水平上運轉,它還沒有形成真正的市場,可以說真正的收藏品市場在武漢還沒有形成。
三、湖北藝術品收藏傾向與群體分布
藝:隨著藝術品成為繼房市、股市之后第三大投資點,也越來越吸引不少投資人和藝術愛好者進來參與,那么就您的了解在湖北從事藝術品收藏的人群主要是哪些?
饒方華:就是企業家,現在的企業家有大筆的資金,聘請專業顧問專門來做藝術品投資和收藏。其中有些人是真正喜歡,有些人是做投資,也有些人是把它作為一生的追求,投資人和愛好者是最大的收藏群體。
郭建:一般都是我們湖北收藏家來收藏,還沒有融入到全國領域中去。而很多藏家對于不了解的畫家,不會收藏。省外的藏家可能來也可能不來,但省外的拍賣公司偶爾會過來征集拍品。藝術品和藝術家在本地區有一個管轄的空間,外邊的人不知道有哪些優秀藝術家的作品。目前來說,湖北書畫收藏在這一塊上還是有地域局限性的。
劉國亮:就我看,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是經營者,他買是為了賣,從中賺取一種差價,這是一種專門的投資人;第二種,就是藏家;再一個部分,就是外地人員來本地購買,再拿到其他地方進行拍賣。
湖北藝術品市場尚在突圍進行之中,雖然目前依然存在諸多問題,但我們相信隨著地區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拍賣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因為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同時,我們也相信隨著整個國內拍賣市場機制的合理化建設,無論是賣方還是買方也將越來越趨于理性。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