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帶鉤
作者:潘才岳 [微博]
帶鉤,在古代為人們用于腰帶上起扣攏腰帶的用途。其制造材料有銅、鐵、玉等材質。而玉質的帶鉤始于戰國,其基本形狀一般為扭曲“S”形,一端有鉤,多作獸首裝飾;背有柱,柱下有頂,帶鉤除“S”形狀外,還有棒形、竹節形、圓形、獸面形、琴面形等。
查閱相關拍賣圖錄,關于玉器類的古董帶鉤的拍賣成交價最高的記錄為2011年香港蘇富比秋拍的一對清19世紀 翡翠鏤雕螭龍帶鉤,以HKD34260000成交。
古時的帶鉤,又名“師比”。在明代以前的玉代溝紋飾相對都是比較簡潔,而明清時期的玉帶鉤的裝飾圖案則比較繁雜,常見的紋飾為“蒼龍教子”。筆者平時在當代翡翠批發市場中,以“蒼龍教子”為題材的翡翠玉帶鉤同樣非常普遍。
筆者第一次上手古董玉器帶鉤藏品是在一位本地大藏家家中,當時我還讀初中二年級。但已有意識用相機拍了相片,保存于筆者的私人QQ空間的玉器類藏品的相冊至今。該帶鉤是這位藏家前輩在90年代以數十元的價格在鏟地皮的古玩商家手中所撿漏得來的,為和田玉質所制。其器形精美,包漿非常厚重,為非常開門的一件老玉帶鉤。當時,筆者與許多前輩都一致認為其年代不會低于明代。但后來因為這位前輩為欠了一位行家朋友的人情,把珍藏多年的撿漏古董和田玉帶鉤低于行家價轉讓給了朋友。對買家而言,自然是撿大漏了。
2013年4月19日 下午
于【岳寶軒】
來源:新浪收藏博客博主 潘才岳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