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粉彩桃花春燕花盆

雍正乾隆粉彩最受追捧 市場上假貨不少
因為受到市場熱捧,粉彩也和青花一樣,“鋪天蓋地都是假貨”。專家稱對粉彩瓷器要綜合判斷,不僅僅關注畫工、胎質,還要了解中國陶瓷發展史,避免被贗品忽悠。
3月31日凌晨,收藏家馬德光在微信的朋友圈中發圖公布:“今天晚上在美國鄉村一個拍賣會上,一件乾隆粉彩瓜果葫蘆瓶以200萬美元成交,成交價格正常。”事實上,粉彩一直是拍賣場上的寵兒,特別是雍正、乾隆的粉彩尤為受寵。近年拍賣成交價排行榜前10名中的器物基本全是清乾隆粉彩,而雍正官窯粉彩價格動輒過百萬元。
乾隆粉彩拍賣場上最突出
古董商人陳強入行接近15年,對雍正粉彩情有獨鐘,“每一種器型都各有其妙處。”事實上,在他眼里,清三代的粉彩都有極好的器物,但晚清粉彩相對來說遜色不少,而民國的反而自有韻味。“雍正粉彩的美,在于工藝的精細極致。”
他買得一件雍正粉彩仕女銅鑼洗的故事頗有意思。某日他“行街”行到一家古玩店時,一眼看中桌子上的“粉彩仕女銅鑼洗”。商家出價10萬元,但其他買家的最高出價只有6萬元,買賣不成。陳強加價到7萬多元買下后,其他人紛紛喊“值”。“現在我要賣,十多萬元肯定不是問題,但要是沒30萬元,我可不愿意出手。”他以高價“嚇退”看上這件銅鑼洗的買家,“好的粉彩本來就不多,價格肯定高,特別是雍正、乾隆的粉彩最有代表性。”
事實上,在近年拍賣市場中,成交價排行榜前10名中的基本均是清乾隆粉彩,如8661.9萬元成交的清乾隆粉紅地“錦上添花”粉彩通景“山水庭廓”圖雙耳撇口瓶(一對)、7401萬元成交的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等。
粉彩受追捧造假也“多產”
陳強認為,如果憑經驗看,康熙時期部分精品民窯青花也毫不遜色于官窯,但是雍正、乾隆粉彩中,就極少見過工藝比官窯好的民窯。而這時期也出現了不少無款官器,具體區分就在于制作,如畫功、瓷質與流傳記載方面了。
不過,因為在市場上受追捧,粉彩也和青花一樣,“鋪天蓋地都是假貨”。“市場上當然也有真貨,但是數量不多。”陳強說,對于高仿而言,長期在第一線的行家還是比較容易區分的,但經驗不足者則需要謹慎,“還是要綜合判斷,不僅僅關注畫工。”他表示,雍正、乾隆的胎質細密堅硬很多,而后朝的胎質比較疏松,只要加以對比就一目了然。
除了仿品外,市場上還存在一種令人啼笑皆非的“臆造品”。曾有收藏者喜不勝收地展示自己收藏的明代粉彩,而行家葉小姐忍俊不禁告訴他,粉彩創燒于雍正后期至乾隆年間,明朝根本就未出現這個品種:“諸如那種明代賞瓶、元代直身帽筒都是不存在的,賞瓶是清雍正時期才出現的器型,而嘉慶之前的帽筒放帽處都是球形的。這種東西就是騙騙新手的‘九唔搭八’的東西。”因此,葉小姐建議新手入門一開始要看中國陶瓷發展史,了解不同的品種譬如青花、粉彩、釉里紅、青釉等出現在什么時代,避免被低級贗品“忽悠”。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