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田玉大塊原石

青花玉

紅皮和田玉原石
在漢口路中福古玩城背面,有一個上海灘小有名氣的和田玉會所君玉軒,一兩百平米的會所放滿了精致的和田玉,有十多塊重達百斤以上的籽料原石,讓人為之震撼,但更多的是雕工精美的和田玉物件。主人黃偉君在他妻子眼里就是一個玉癡,可以不坐豪車,可以舉債,把自己一身積賺的錢都投在了和田玉上。
在收藏大勢滑坡的現狀下,君玉軒內的和田玉精品有增無減,抱著種種疑惑,筆者與黃偉君坐而論“玉”。
問:去年以來,國內收藏大勢普遍下滑,據有關資料統計,2012年中國藝術品收藏下滑24%,從藝術品收藏世界第一退居第二,和田玉也同樣遭到沖擊,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黃:藝術品收藏前幾年發“高燒”,增幅過快,現在到了盤整階段,各種藝術品都會出現下滑,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從藝術品收藏的規律來看,頂尖的精品一般是不會受到影響的,特別是像和田玉這種不可再生、極其珍稀的自然資源,它的頂尖精品不僅不會降價,而且有的還會出現微升。這絕不是故弄玄虛。藝術品收藏永遠都充滿著辯證,因此我堅信,在行情不好的時候,也可以出手,重點應該放在收購頂尖精品上。你可以看到,在我的會所里增添了不少新貨。
問:有人說和田玉的收藏也是一門國粹,博大精深,趣味無窮,你是如何理解它的傳承的?
黃:中國人對玉歷來情有獨鐘,而且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價值連城的和氏璧。在古代,玉一度被譽為皇權象征,平民百姓是不能佩戴玉的,隨意佩戴,甚至會有掉腦袋的處罰,可見玉到了何等至高無上的地位。從玉的等級而言,最高境界當屬和田玉。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玉的收藏從過去“養在深閨”轉而進入尋常百姓家,可以說擁有玉者,隊伍壯觀。在地鐵里,隨眼望去,那些手拉扶把的男子,很多人腰上都會有一塊掛玉,很多女子腕上有一個玉鐲。
國人對玉的鐘愛,老外看不懂,這就是國粹。
問:和田玉長盛不衰,是有個不斷演變、不斷發展的過程,它曾經出現過多少熱點?
黃:國人玩和田玉有許多趣味。早期是追求白度,認為羊脂白玉最上品,白璧無瑕為最高境界;現在玩玉者并不追求白璧無瑕,而是要有種缺陷美,它的缺陷就是要有皮色,皮色棗紅為最上品。皮色是種自然的侵蝕,是一種外力作用下對材料的一種沁色,許多老外對此不理解,但轉而又贊嘆不已,認為中國人會玩,有情趣,能把一種缺陷美演繹到如此精妙的境界。
還有,國人對和田玉的把玩獨具匠心,它可以通過雕琢,和石材的形狀有機的結合,甚至可以規避許多石材上的缺陷,這種奇妙的情趣讓老外匪夷所思。
問:我們玩和田玉的人都知道,黃金有價玉無價,但對真正的和田玉精品知之不多,你能介紹幾種罕見的和田寶玉嗎?
黃:我對和田玉情有獨鐘,但也不可能擁有很多,尤其是和田玉的頂級精品。前幾年,我創辦了君玉軒和田玉會所,也是想通過這個平臺,見識更多的美玉,結交更多的愛玉者。在我的會所里,并不是所有的和田玉都是我個人擁有的,有部分的和田玉籽料原石是其他收藏家提供展示的,我認為這種模式很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讓更多的愛好者能夠來這里交流,獻寶,當然也有買賣。
這塊原石(圖一)采自于新疆和田玉龍喀什河,是一塊罕見的和田玉籽料原石,此料重達53公斤,形狀非常完整,幾乎沒有褶皺,這很難得,可以稱得上渾然天成。原石外帶少許黃皮,肉質細膩,色澤溫潤,白度已經達到一級白。此料在和田籽料家族里已經非常少見,是前不久我花了大價錢買來的。
問:現在有種和田玉叫青花玉,十分罕見,對它的命名有爭議,你是如何看待的?
黃:青花玉是從顏色上對和田玉的一種劃分。但是查閱歷史古籍,和田玉的色彩只有白、青白、墨、碧、青的描述,并沒有“青花”一詞的記載。一些專家對青花和田并不認可,認為“那純粹是產地的叫法! ”。的確,翻遍玉器圖譜,那些被當地人視作“青花”的玉,在專業書籍里往往被稱之為墨玉、青玉、雙色玉、俏色巧雕等等,根本沒有用“青花”來形容玉色一說。只有在新疆當地編輯出版的玉書中,赫然將 “青花”列為玉的一個品種。
讓我們拋開權威回答這個問題來認識被稱作“青花”的典型玉色。公認的青花玉一般是由墨玉和白玉兩種顏色的玉組合而成,即“青花”是一塊玉石上墨、白兩色的整體叫法。
我認為,中國的玉文化為何綿延不斷,燦爛輝煌,其根本原因是不因循守舊,是不斷創新。從潔白無瑕到追求皮色,再到最求一種雙色美,這都是對玉文化的認知創新。試想,如果千年不變對待一種藝術品收藏的界定,那會索然無趣的。有人以為,書畫是藝術品,奇異石頭是天然而成的,它不是藝術品,這其實是狹隘的觀點。奇異的石頭是大自然經過千萬年的造化,創造出的尤物,我們更應該敬重。
我收藏的這塊青花原石(圖二)重達25公斤,是青花籽料家族里少見的大件精品。俗話說“青花出羊脂”,恰好在這塊玉中得到體現,此料黑白分明,黑如墨汁,白如羊脂,形狀完整、美觀,品相很精美,難得一見。
問:皮色就是沁色,如何判斷和田玉的皮色優劣?
黃:和田玉的皮色以棗紅為珍貴,但這種色彩是很難設定的,因為它是覆蓋在原石上,必須與原石的形狀、質地相關,般配。一般來說,皮色要鮮艷、柔和,紅皮為好,我收藏的一塊紅皮原石重2.6公斤,全身布滿紅皮,下半部紅皮顏色尤為突出,已接近棗紅皮。石料肉質細膩,脂分十足,白度已達一級,形狀完整,是不可多得的紅皮籽料原石。
除了紅皮原石,比較常見的是黃皮和田玉籽料,但現在市面上造假上色時常發生,最常見的也是上黃皮,因此對那些黃皮很滿的和田玉要留神,因為大自然的造化很難做到均勻。
問:有人說,如果和田玉是大自然的杰作,那么擺件是對和田玉的二度創作,你是如何理解的?
黃:和田玉如果僅僅是塊精美的石頭,那它的藝術價值還是淺顯的,是大自然的無意造化,而如果有了玉雕大師的精美創作,那么它的價值就倍增了。在收藏愛好者眼里,擺件往往是最有情趣、最有藝術價值的,因為它可以顯擺,可以把玩,可以斗趣,可以延伸出無窮話題。
如果有一塊上好的和田玉,配上獨具匠心的創意和精美的雕工,這就是相得益彰了。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