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繁的人世間錯落于自然和城市之間的美,讓人目不暇接,亂花漸欲迷人眼。這種美大多分外妖嬈,讓人love at first sight(一見鐘情)。可這種美,大多又經不住歲月的反復推敲,所謂來得快也去得也快,如過眼云煙一樣。但還有一種美,雖不經意間的存在,一旦發現定會讓你失魂落魄,刻骨銘心,越品越有味道,那就是“第二眼美女”。
正所謂:“美麗第二眼才看得到。”有機會認識了楊和平老師,拜讀到他的作品,有相見恨晚之感。他本人和作品就像“第二眼美女”,雖沒有華麗、驚艷的外表,沒有喧囂、張狂的個性,但他有強大的內心和潛力,不驕不躁、踏實穩重。楊和平老師虛懷若谷,內斂低調,正如徐志摩的詩詞所言:“也許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楊和平老師的作品秉獨而不孤傲,偏執而不古板。他的字和畫樸素而不單一,低調而不落套??此戚p描小橋流水,淡寫風輕云淡,但展現的是純靜、率真,志高的內涵,留給人的不僅僅是觸動,更多的是深思和激勵。他的作品正如其人品,芬芳的人生不張揚、不炫耀。
身為80后的我們,生活養尊處優,年少的張揚,但到了而立之年又不得不在太多的現實前低頭,生活包袱和城市的壓力,讓人變得浮躁和焦慮;再加上應試教育下所謂的中西文化魚目混珠,80后卻不得不面對精華未取,糟粕未去的文化現實?,F代人總是游浮于表面上,再加上網絡時代的沖擊,文化與藝術這東西,仿佛與自我無關,與生俱來地抗拒“沉淀”,每每卻是囫圇吞棗般,浮華于表面的形式之上。80后喜歡快餐文化,每天游離于忙與盲,為所謂的生活和理想而奔波,漸漸失去的生活的藝術和真諦。楊老師的作品尤為具備“第二眼美女”的氣質,值得我們,尤其是我們這些對中國傳統文化缺失的年輕人去品讀和欣賞。楊和平老師用一種全新融會貫通的演繹手法,把現當代的社會現象或人文的思想嫁接到自己的作品里,他總能跳開那些所謂傳統的創作手法和通俗的創作立意中,標新立異,獨標一格,賦予中國水墨的創新精神,在完全展現自我獨樹一幟的個性,也正是這種獨到的演繹和強烈的作品風格,讓新一代的年輕人更容易接受和喜歡。而大千世界百雜碎,好的藝術作品更注重的是一種時代的推敲和心靈的傳承。
也許只要再茫茫人海中多看了一眼,你就再也沒能忘掉作品中的滴滴點點,會回味,會想念,終有一天夢想著偶然能再相見,卻多了一份孤單思念。這種第二眼的美不是能用文字勾勒和闡述,正是那絲絲深韻竟如此耐人尋味,經得住時光穿梭和歲月蹉跎的考驗。
范青青寫于深圳F518時尚創意園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