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累《回音壁》94.5×200cm絹本水墨北京匡時供圖
三月,佳士得[微博]和蘇富比[微博]兩大拍賣公司在紐約均推出中國當代水墨的單元。當代藝術板塊在近兩年的藝術市場急速下滑之后,當代水墨成為新一輪被關注的重點。徐累憑借去年秋拍在匡時上拍的作品《回音壁》,成為國內最受關注的當代水墨藝術家之一。專家分析,作為新工筆的代表人物,徐累的作品未來仍有上漲空間,建議每平尺在20萬以內購買其作品。
>>藝術
兼具當代與傳統文人詩意
從徐累的繪畫風格與學術價值來講,美術評論家于洋認為,徐累是60后工筆畫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早期在南京藝術學院國畫系,后來在江蘇畫院工作過,但是他的畫風卻走向了偏向當代藝術的道路。畫風比較精致、優雅?;旧涎永m了工筆重彩色特點,但是也融入了寫西方的觀點,特別其代表性的作品如馬、青花、屏風等。而且他的作品展現了一種具有個人特色的詩意。他的畫已經走出了傳統的工筆重彩花鳥的范疇,但是,還保存了傳統工藝花鳥基本技法。而且吸收了西方油畫及觀念藝術在里面,然后保持了中國傳統文人畫的詩畫一體,即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這與西方的觀念藝術、政治波普藝術等拉開了距離。
于洋進一步分析徐累與其他的新工筆藝術家的區別,他認為徐累的作品更多顯示的是安靜、優雅。而70后的新工筆藝術家從色彩、節奏上很多顯得很躁,他們更注重觀念上對新材質、多媒體的使用。這其實也是一把雙刃劍,更多技巧制作作品,觀念性會豐富,而中國傳統工筆畫繪畫的意境可能會被破壞。
長期從事當代水墨藝術經紀人賈廷峰也對徐累作為新工筆的代表人物的地位表示了肯定。他認為,徐累的作品與中國本土的新工筆有差異,一方面借鑒西方藝術大師風格,融為中國詩意的語言。另一方面,徐累的一些畫法與色彩的運用,有一種唐宋遺風,保留了中國文人的文脈。
>>市場
國畫油畫藏家圈子都接受
徐累作品的市場經過了長期的沉淀。匡時當代書畫部負責人江一帆介紹,徐累早期在南京,他的作品屬于國畫,既與國畫圈的顯得格格不入,當代藝術圈也不接受,屬于兩頭不討好。隨著大家審美的改變,徐累的作品價格開始慢慢漲起來。現在收藏的人群既有國畫圈的藏家,同時當代油畫藏家也很容易接受徐累作品的審美形式。兩個圈子一同介入,再加上徐累作品數量相對較少,形成了較熱的市場。
江一帆回憶,徐累作品的市場價格大的突破是2011年才開始的,從保利上拍的《月落》《桌子的青花》,到2012年香港保利拍出的《龍騎士》,再到匡時的《回音壁》等,這四張作品分別以322萬元、184萬元、189.75萬元港幣、350.75萬元成交,穩定了徐累作品的高價市場,作品價格整體也受到向上的推動。其中《回音壁》為目前徐累拍賣市場上最高的價格,以200萬元起拍,305萬元落槌,加上傭金成交價為350.75萬元。畫面將宋徽宗《祥龍石》與古希臘雕塑并置,以中國傳統美學和技藝作為自己的創作基礎,并在此基礎上與現代主義的命題作富有意味的融合,為中國畫的發展注入新的可能性。
從藏家人群看,早期購買徐累作品的藏家大多是有教養的藏家,是真正的藝術粉絲,會理解與欣賞徐累的作品。這類藏家使徐累作品的藝術市場表現得更加穩定。
>>預測
求大于供仍有上漲空間
對于現在已處于較高價位的徐累作品的行情,賈廷峰認為,未來還有上升的空間,但是要看藝術家未來的發展,是停留在成名的作品風格之中,還是不斷地進行藝術的再創作挑戰是藝術家以后面臨的課題。賈廷峰強調,杰出的藝術家不要參與進市場的建設當中去,跟著他合作的藝術機構走就行了。
江一帆進一步指出,市場就是一個供需關系。“徐累的作品數量整體來說是屬于求大于供的狀態,這就決定了未來徐累作品的藝術市場仍有上升的空間。目前來講,徐累的市場比較穩定,而他一張作品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作品在拍賣會或者其他市場出現的數量很少。但是也有可能因為徐累的市場表現較好,導致以往的藏家大量拋出,這也會導致藝術家作品價格下滑。”江一帆說。
江一帆認為,徐累作品本身數量很少,同時最關鍵是他的水墨已經被市場認可,新工筆里面有一批藝術家,都受徐累畫風的影響。有實力的藏家,他買的畫肯定是最有意義的一個畫家,比如齊白石,他的風格影響了很多人。徐累作為新工筆水墨藝術家的領頭羊,也必然會格外受到藏家的追捧。
>>建議
每平尺20萬元內宜購入作品
國畫通常習慣以平尺論價格,賈廷峰表示,目前徐累的價格已經較高,建議一般的藏家先從小一些尺寸的畫作購入。
江一帆進一步表示,大部分成名的畫家成名后不停地復制,慢慢走下坡路,走批量生產這條路,徐累是少數幾個藝術家中還在不斷突破自我的。“所以那一類型的風格題材更受歡迎,主要還是看藏家的喜好,自己喜歡,代表至少會有一部分的人跟你一樣會喜歡。”江一帆建議,最好以15萬-20萬元每平尺購入徐累的作品是比較合適的。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