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代吳鎮《墨竹譜冊》鑒賞
吳鎮的《墨竹譜冊》共22頁,前兩頁以草書書寫蘇軾《題文同畫偃竹記》,后20頁畫各種姿態的墨竹,每幅又以行草書題寫畫墨竹的要訣、心得與詩句等。
吳鎮除擅畫山水之外,兼長水墨竹石,取法文同,又受高克恭的影響。但他的畫竹法與文同相比較,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文同畫竹,竹葉密集,以墨之濃淡示葉之正反面。吳鎮畫竹,以墨色的濃淡示竹的前后;畫新篁時,又以淡墨畫枝,濃墨畫葉,增加對比。葉之長短,似隨意生發,但疏落簡率,蒼勁挺拔。短枝疏葉,以略禿的筆鋒中鋒撇出,凝練厚重,筆斷意連,縱橫跌宕,一氣呵成。
《墨竹譜冊》作于1350年(元至正十年),當時吳鎮已經71歲了。《墨竹譜冊》是吳鎮畫給兒子佛奴的,是其晚年的杰作。該冊的題句系統記述了他寫墨竹的經驗和創作理論。20幅墨竹圖,有新篁、嫩枝、老干;有雨竹、風竹、雪竹;有坡地竹林、崖壁垂竹等。或粗竿挺拔、竹葉清勁,或細枝臨風、搖曳生姿,每幅畫的構圖都有很大的區別。以畫譜而言,《墨竹譜冊》稱得上變化多端,諸法悉備,成為后世學者極好的畫竹圖譜。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