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鑒藏天地
這二幅一真一贗的關山月梅花作品,無論在題材,用筆,用墨,結體,布局,技巧,功力都非同凡響,這是在鑒定關山月作品中殊為少見的雙胞胎現象。
黎展華(廣東省收藏家協會副主席)
國畫大師關山月是二十世紀美術史上令人矚目的人物,是當代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關山月的藝術作品具有人格魅力與藝術探索的精神,具有時代精神又有鮮明的筆墨個性,非一般畫家或作偽者能望其頸背,尤其是畫梅花,關山月在同行中更是勘稱一絕。
但現在舉證的這二幅一真一贗的關山月梅花作品,無論在題材,用筆,用墨,結體,布局,技巧,功力都非同凡響,這是在鑒定關山月作品中殊為少見的雙胞胎現象,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表面看,兩幅的繪畫水平都不差,而且筆墨很精,而且繪畫風格較為接近和微妙,不可以立辨真假,因為水平較為接近,而且“各有靈苗各自探,”筆墨功夫各有各的妙,孰真孰假,難以辨別,需要我們仔細的考量,認真的分析,深入對比,才能管窺高仿畫中的內里乾坤,內中奧妙,才能揭開廬山真面目的神秘面紗,才能辨別出真假。
下面我們來甄別一下兩幅畫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一、“論氣勢”,上下兩幅作品所營造出來的畫面氣勢和視覺效果盡管稍有差距,但不乏視覺沖擊力和美感。 二、“論構圖”,虛實穿插空間感不弱。三、“論筆墨”,濃淡干濕皆有呈現。四、“論技法”,有筆有墨,有筆勢。五、“論題款”,內容格式幾乎一樣。
不同點:一、“論氣勢”:第一幅,稍遜一點,主要是梅枝的質感有點軟,有點棉,枝桿張力不夠,而第二幅梅枝卻有鐵骨錚錚的感覺。二、“論構圖”,第一幅的空間太滿,布白不夠,顯得有點擁塞,梅花缺少“正、反、側、背” 等豐富多變的梅花形態,而第二幅的構圖疏密合理,有密不插針,疏能跑馬的坦蕩大氣的感覺,梅花勾畫出疏影橫斜,暗香浮動的動人形象。三、“論筆墨”,第一幅,有筆枯,偏鋒,扁平,枝干用筆用描不用寫的現象,落筆出鋒乏力,第二幅,喜用中鋒,行筆肯定,有篆榴遺韻,筆筆有力,一氣呵成。四、“論技法”,第一幅兩個麻雀的刻畫處理較為刻板,硬邦邦的,兩雀之間沒有呼應,第二幅有擬人化的處理,兩個麻雀有明顯的情緒呼應,一只鳥似乎在說:“我愛你”,另一只聽到了,似乎做出了不好意思的姿態,十分的生動有趣。五、“論題款”,第一幅書法的落款用筆用墨從頭到尾力度和墨色一致,各個字都面面俱到,相反暴露了書寫者年輕化,功力不遞的結果,第二幅用筆用墨斷斷續續,墨線帶飛白,反而顯出在落筆中每個字有變化和有節奏感,產生了意到筆不到書寫過程的真實效果。
綜上所述:在鑒定中,盡管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但是在各個論點過程中,我們還是可以在兩幅畫各自的細節上分出了差異和高低,分出了優劣,分出了真假。結論是:第一幅是假,是偽作,第二幅才是關山月的真跡。從這兩幅作品的分辨中讓我們認識到仿關山月的梅花只能仿其形似,而仿不到他的神韻以及他的精妙的個性化用筆。說明了關山月畫梅花,看似尋常,其實是非一般人管窺就能洞見其微妙及精妙絕倫的真諦。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