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儒文 制圖
唱片機、磁帶、CD、mp3、手機……隨著時代的發展,音樂通過更多的媒介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
小露是一個愛音樂又極其追求音樂品質和意境的女生,這個愛好讓她對收藏老唱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深信老唱片的價值將越來越被認可。
在公交上或是路上,你一定常常見到女生插著耳機陶醉在音樂的世界里,但你一定無法想象一個時尚的90后女生對這種聽音樂方式的排斥。小露就是這樣一位女生,她喜歡沐浴在陽光下,享受著音樂緩緩地從留聲機中流淌出來。
小時候,她就經常聽媽媽用老式留聲機播放嚴鳳英的黃梅戲,爸爸也愛聽當時的流行歌曲。當時她家里有嚴鳳英的全套黃梅戲唱片、毛阿敏、劉德華、邁克·杰克遜等的黑膠唱片。漸漸地,她也喜歡上了聽唱片。
長大后,她有了隨身聽、mp3、手機等可以聽音樂的媒介。但是她最愛的聽歌方式還是使用唱片。“我喜歡留聲機出來的音樂的質感,緩、柔,給人以無盡的畫面感。”
上大學后,她經常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溜達,在不起眼的小店淘到過好幾張她看好的唱片,像閩劇《珍珠塔》、京劇《紅燈記》、秦腔等。“雖然我不愛聽這些劇,但老唱片肯定是越來越少的,二三十塊一張,遇到喜歡的就買來收藏著,用來投資也是不錯的。”
小露告訴記者,她四年前以600元的價格在一家即將關門的小店里淘到一張民國時期的老唱片,“這張上世紀三十年代78轉的周旋《百花歌——春花如錦》,我非常喜歡,曾有人出價1000元,沒舍得賣。如今,這張唱片交易價至少值1500元了。”
說到如何收藏這些老唱片時,小露笑著說:“黑膠唱片的材質也沒那么容易損傷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經常拿來聽一聽,注意通風且不要沾上水漬。實習生 李曉迪 記者 沈夢雪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