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泰藍
景泰藍又稱銅掐絲琺瑯,它是用細扁銅絲掐成圖案,焊在銅質胎形上,再填上彩色釉料,經燒制、磨光、鍍金而成,其顏色豐富多彩,僅藍釉就有天藍、寶藍、透明狀的普藍、粉青金色等,還有雞血紅、紫紅、桃紅、墨綠、草綠、淡綠以及黃、白、紫等多種顏色。釉質優美沉穩、堅實濃郁。特別是藍釉的純度與亮度都很好,有寶石般的美感。在歷史上,景泰藍曾經是比玉石珠寶都貴重的國寶級重器、皇家御用,但從清咸豐、光緒年間,景泰藍開始作為商品銷往國外。1904年美國芝加哥世界博覽會和190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景泰藍曾兩次獲得嘉獎。
近年來隨著文物回流,景泰藍珍品器具日漸受到國內藏家的關注,尤其明清景泰藍因其工藝精湛,存世量少,收藏價值高,備受藏家的追捧,在拍賣會中也屢創新高。如在2005年6月落槌的香港佳士得[微博]春季拍賣會上,一件高17.2cm,刻款“顧玨”的“清康熙高浮雕山水人物圖景泰藍筆筒”,以1140萬元的天價成交。與此同時,該場拍賣會中還有多件明清景泰藍精品以高價成交,如:一件高47cm的“清乾隆掐絲琺瑯開光御制詩句景泰藍方壺”的成交價為190萬元。同一件拍品,在中貿圣佳2002年的秋拍會上,其成交價僅為55萬元,由此可見,明清景泰藍的升值速度之快。2008年的中貿圣佳春拍會中,一對“清乾隆掐絲琺瑯多穆壺”,以9072萬元成交,刷新了中國琺瑯器拍賣的世界紀錄。而在2010年12月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會上,一對“清雍正御制掐絲琺瑯雙鶴香爐”,更是拍出了1.295億港元的驚人天價。2011年6月,一對“清乾隆御制鎏金銅胎掐絲琺瑯春壽寶盒”在香港佳士得也拍出了4273.722萬元的天價。
明清景泰藍雖一再創出高價,但是當前的古玩市場上所謂的明清景泰藍藏品真假難辨、良莠不齊,收藏風險很大。對此,筆者建議,相關集藏愛好者可多關注當代景泰藍大師的優秀作品。因為當代大師的經典力作,主題、設計以及工藝水平較古代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且作品真、人物真,收藏和投資基本沒有什么風險,而其價位目前尚處低位,升值潛力較大。如在2009年太平洋國際秋拍中,由景泰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同祿創作的8件作品全部拍賣成交,其中一件“萬代吉祥葫蘆”僅估價就達29萬元。
總體上說,明代的景泰藍胎的銅質較好,多為紫銅胎,體略顯厚重,故造型仿古的多,色彩深沉而逼真。當時的絲掐得較粗,鍍金部分金水厚,彩釉上大多有砂眼。
清代的景泰藍工藝比明代有提高,胎薄,掐絲細,彩釉也比明代要鮮艷,并且無砂眼,花紋圖案繁復多樣,但不及明代的紋飾生動,鍍金部分金水較薄,但金色很漂亮。
民國時期景泰藍總體水平不及前代,做工較粗,不過像“老天利”、“德興成”制作的景泰藍做工細、質量好。
如今,當代景泰藍的收藏市場剛剛開始,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為瀕臨失傳,而引起了收藏者注意。業內人士說,當代景泰藍市場是兩極分化,高端是針對收藏者的藝術品,中低端是出口商品,而真正的精品又太少了,投資是有回報的,但還需要一定的周期。
不過,人們越是追求老的東西,越要提防贗品。業內人士提醒,市場上的景泰藍新的多于舊的,在收藏中要加以識別,除了認清年代外,在器型的選擇上應以人物、動物為首,以完整器最好,成對的器物價值會更高一些。另外,在存放中要注意保護景泰藍的掐絲不被破壞,釉面要完整,不要有碰傷,保持釉面的光潔。 吳圣元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