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鉆石價格有據(jù)可依,那么,國內(nèi)鉆石價格又是什么情況呢?由于中國的鉆石批發(fā)商在價格方面幾乎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所以中國鉆石批發(fā)商拿到的價格幾乎毫無區(qū)別。要影響鉆石在中國的零售價格,只有在銷售環(huán)節(jié)和成本上做文章。國內(nèi)的鉆石價格,除了要參考國際鉆石市場的價格,還要考慮本土的很多其他因素,最終形成的價格未必會按照國際市場的標準走。
影響鉆石價格的因素很多,首先是切工,切工是4C(克拉重量CARAT WEIGHT、凈度CLARITY、色澤COLOUR、切工CUT)中惟一一個可以由人們直接控制的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鉆石的火彩和亮度,從而也影響著價格。
同樣是VS(在10倍放大鏡下有較小的瑕疵)、 J色(微黃)的鉆石,不僅會因為切工的好壞價格相差很大,而且會因切割后形狀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身價。鉆石切割后的形狀有圓形、公主方、方形、祖母綠形、橢圓形、橄欖形、雷地恩明、梨形、心形、長角階梯形、水滴形等,同等凈度和色級的鉆石因不同切割形狀價格差別比較大,以圓形最貴。以雷朋博12月20日公布的印度市場報告為例,1克拉圓形拋光后的切割白色鉆石價值2000美元,但公主方和橄欖形的鉆石價值則為1500美元。
不同切割形狀的鉆石價格雖然相差很大,但是國內(nèi)很多消費者并不了解這點,有的商家就鉆這個空子,以較高切割形狀的價格,去銷售較低切割形狀的鉆石。于是在國內(nèi),不同形狀的鉆石價格并不完全遵循國際的標準,有可能非圓形的鉆石價格和圓形鉆石價格一樣。
商家操縱價格的方式還有很多。比如國內(nèi)的鑒定機構(gòu)允許鉆石有0.2克拉的誤差,一些商家就借此以小充大,還有一些商家會以整體首飾的重量標示鉆石的克拉數(shù)。此外,小品牌鉆石商家還會誤導(dǎo)消費者小顆粒鉆石可以保值,以國內(nèi)鑒定證書替代國際鑒定證書,以“定制”的名義提高鉆石價格等等,更有甚者會因小顆粒的莫桑石鑒定難度很大,拿酷似鉆石的莫桑石冒充鉆石。以上這些因素,均導(dǎo)致了國內(nèi)鉆石的價格和國際鉆石價格并不一致。
然而,在國內(nèi),無論是從哪兒購買的鉆石,其收藏價值都還是遵循國際的標準。依然是越大顆粒、凈度色級越好、越稀少的鉆石,越具收藏價值。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