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市場上走動得多,經常有家具商問:“大葉黃花梨一噸多少錢?”筆者一般會如實相告:“直徑15-40公分的12萬元/噸,40-60公分的22萬元/噸。”但家具商們往往會說:“可是經常有人向我推銷大葉黃花梨,一噸一兩萬元、三四萬元的都有啊。”
事實上,此大葉黃花梨非彼大葉黃花梨,一個是真大葉黃花梨,一個是假大葉黃花梨,也就是說,大葉黃花梨有真假之分,只是很多人對其是“只聞其名,未見其形”而已。
其實,大葉黃花梨乃一種新材料小名,特指產于印度尼西亞的一種與金礦、銅礦伴生的硬木,這種木材比鐵還重,色彩、花紋等指標與黃花梨極為相似,被業內人士和專家稱為“黃花梨的替代材”。這種新材料結構細膩,光澤均勻,紋理清晰,花紋美麗,材質優良,既耐腐抗蟲,又極具觀賞性,是極為難得的高檔家具用材,也正因此,在權威機構尚未最終確定其學名時,它被人們稱為“大葉黃花梨”,也只是權宜之計。
那么假大葉黃花梨又是什么呢?由于大葉黃花梨推向市場后引起人們普遍關注,很多人都曾耳聞過“大葉黃花梨”的大名,但真正見過的人并不多,于是,一些木材商在銷售自己能弄到的其他木材時,也掛牌稱“大葉黃花梨”,試圖從中牟利,從而導致市場上假大葉黃花梨泛濫橫行。最近,經多家權威機構檢測,這些假大葉黃花梨其實就是紫油木、毒漆木、黑毒漆木等。
僅從名字上看,“毒漆木”、“黑毒漆木”等就夠嚇人的了,顯然,它們與高檔家具用材、“黃花梨的替代材”大葉黃花梨有天地之差,不可同日而語。
既然并非同一樹種,而且材質相差玄虛,為何都能以“大葉黃花梨”之名來銷售呢?其實,材料市場從來就不太平,用盧氏黑黃檀冒充檀香紫檀,用紅檀冒充紅酸枝,等等這些都曾發生過,此種現象屢禁不止,只不過這次假冒大葉黃花梨表現得更為明顯、更為典型而已。
材料造假,最終受損失的主要是廣大消費者,同時也給部分對材料不熟悉的家具企業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因此,材料打假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需要政府、行業機構、企業以及廣大消費者共同來參與,這樣才能營造一個規范的市場氛圍。
一年一度的315消費者維權日即將到來,打假的呼聲再度響起,為此,我強烈呼吁,2013年的315打假,請從大葉黃花梨開始!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