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中期八仙桌樣式圖

拐子龍紋

八仙桌上的拐子夔龍紋
拐子紋是龍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夔龍則為裝飾花紋的一種。這些紋飾,常見于我國古代家具及建筑框架上。
一般飾以透雕夔龍紋的拐子龍多體現在古家具的下框中,流行于清代中早期。 以廣作家具為例,珠三角的藏家們常常會把夔龍紋與拐子紋并稱為拐子龍紋。而拐子龍紋的風格的家具,通常體現在八仙桌、花幾和方凳等方形的古典家具上。
這類家具既有明代造型的間潔韻味,又有清代那精湛工藝的點綴,深受我們廣東的收藏界的古家具行家或者藏家們的青睞。因此這一時期的家具通常都是要比晚清或者民國時期的同等類似的家具要貴出3倍以上。比如一件晚清時期的纏枝紋的酸枝木八仙桌市場參考價約為2萬元人民幣左右,而同樣尺寸的拐子夔龍紋的清代中期八仙桌的市場參考價最少都可以去到5萬元人民幣以上。一般地,此類家具的面板下面會被匠工們制成束腰。而且其四只腳往往也會被制成以馬蹄的形式雕刻回字紋,十分精美別致。
2013年3月1日 凌晨
于【岳寶軒】
來源:新浪收藏博客博主 潘才岳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