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乾隆官造鎏金如意財神

羊脂白玉如意羅漢

元青花釉里紅睡觀音
1、清乾隆官造鎏金如意財神 該尊如意財神的鎏金造像高約2.3米,重達200公斤,財神面目祥和,端莊大方。整體黃銅鑄造,材質厚重,肉身鎏以泥金,金層渾厚,至今依然光可鑒人。 其造型比例結構精準,鑄造工藝精湛,裝飾技法嫻熟,與典型的清代乾隆時期宮廷造辦處所鑄作品同出一轍,故其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極高,并且保存如此完好的大型造像,在國內十分罕見。
2、羊脂白玉如意羅漢 這是一尊躺臥著的羅漢,寬約32厘米,高約26厘米,30公斤左右。 該器物屬于清代中期全手工雕刻的如意羅漢,整體造型寓意著福祿壽喜,整個羅漢由上等完整的羊脂白玉打磨雕刻而成,屬于難得的精品。 據分析,這是當年大戶人家的擺設器物,祈福的同時,以顯示其顯赫的身份。
3、元青花釉里紅睡觀音 由于觀音像的造型普遍都是站立或正襟危坐型,這款睡觀音的躺臥造型又使得它有另一個名字:自在觀音。 它高約25厘米,長約51厘米,屬于元代作品,畫工尤其精致,因此這款睡觀音無論是從造型還是工藝來說,都是難得一見的精品。

元瑞獸蓋青花釉里紅鳳執壺
4、元瑞獸蓋青花釉里紅鳳執壺 這是典型的官窯瓷器,整個壺身由上等工藝的青花釉里紅著色,青花釉里紅是以鈷為著色劑的青花和以銅為發色劑的釉里紅兩種工藝結合燒制而成。 此青花釉里紅執壺為典型的元代作品。

明鐵銹花廣口梅瓶
5、明鐵銹花廣口梅瓶 這是一款明代宣德年間的容器,造型和工藝都凸顯出明代風格。 “梅瓶”是自宋代以來在陶瓷造型方面比較常見的器物,但這一器物在明代時得到了廣泛生產制造,工藝也再創新高。 該款梅瓶的價值主要在于:在當時的生產工藝中,小口瓶居多,而廣口瓶較少,這使得其具有了獨樹一幟的典藏價值。

元青花香爐
6、元青花香爐 這款香爐高約36厘米,口徑19.5厘米,出土痕跡明顯,瓶身上的青花印記清晰飽滿,屬于元代的典型作品。 在元代一朝,薰香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如同喝茶一樣,是非常雅致的生活享受,而在元代能用上好香的都是富貴人家,這件藏品的原主人也因此耐人尋味。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