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關山月《俏不爭春》紙本 設色 140cm×98cm現藏中國美術館
楚天金報訊 2012年,關山月的《山村躍進圖》拍賣突破3000萬元大關,趙少昂《花鳥百開冊頁》以1456萬元成交,楊之光的《玉骨冰心》賣出1120萬元高價,在去年整個藝術市場略冷的大背景下,嶺南書畫板塊的市場漲勢格外引人注目,多位嶺南大家相繼邁入千萬元俱樂部,嶺南畫派三代梯隊的市值也在昂然上漲。有市場人士分析,這是市場對嶺南書畫板塊價值進入新一輪評估的信號。
嶺南畫派始于晚清時期,是指廣東籍畫家組成的一個畫派,創始人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簡稱“二高一陳”。這一畫派是在西方藝術思潮的沖擊下,近代中國藝術革新運動中逐步形成的。
“嶺南畫派”注重寫生,融匯中西繪畫之長,以革命的精神和強烈的時代責任感改造中國畫,并保持了傳統中國畫的筆墨特色,創制出有時代精神、有地方特色、氣氛酣暢熱烈、筆墨勁爽豪縱、色彩鮮艷明亮、水分淋漓、暈染柔和勻凈的現代繪畫新格局。
創新精神,是“嶺南畫派”前進的動力,也是“嶺南畫派”歷久不衰的奧秘。高劍父、陳樹人、高奇峰“嶺南三杰”,師出同源,信奉同一藝術原則,但各有創新,風格各異。高劍父不希望學生學得跟他一樣,他聲稱這是沒有出息的表現。他要求學生“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第二代的杰出畫家關山月、黎雄才、趙少昂等,也風格各異。他們的后輩楊之光、陳金章、梁世雄、林墉、王玉玨等畫家,也各有自己的面目。
“嶺南畫派”第二代的杰出畫家關山月先生(1912.9—2000.7),是一位重寫生、重藝術實踐,始終堅持現實主義創作思想,富于創造性的一代藝術大師。他創作的《俏不爭春》、《江山如此多嬌》等許多重要作品成為中華民族藝術的經典之作。他從上世紀30年代初就開始寫生創作梅花作品,從嶺南的漠陽江畔到重慶的梅園,有梅的地方就留有關老的足跡,數十年如一日,關老在從事梅花作品創作上花費了超乎常人的精力和時間。“更無花態度,全是雪精神”,他畫梅的那種壯美和古逸之氣,昂揚豪邁,沁人心脾,已達到爐火純青之境地。
(整理 文俊)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