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有一塊7萬元的籽料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老板50萬元賣掉后才后悔莫及。如果上天能給我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塊籽料說三個字:我要買……孔偉/攝
作者:孔偉
玩玉的時間長了,聽到不少玉商暴發的故事。其中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或經過講述人的演繹,不能完全當真,不過類似的事情肯定不止一次地發生過,并且正在或仍將發生,對后來者也有一定的啟迪,倒也不妨說上一說。
憑眼力吃飯
這是我最近聽到的“比販毒利潤還高”的和田玉暴利故事。讓我們看看故事的主人公小張是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將1500元“變”成10萬的吧。
近年來和田玉的皮色料比較盛行,尤其是帶點黃沁皮、玉質偏白的料子,更是搶手貨。卻不知什么原因,一個新到古玩城的維族賣家的黃沁皮大把件籽料開價卻并不算高,只要價5000元。這價格原本已經能夠比較愉快地接受了,因為其真實價值至少不會低于這個價。但對于長期混跡市場的小張來說,不還價無異于打眼。不僅還價,這一刀下去還比較狠,直接砍到了500元。幾經拉鋸之后,終以1500元成交,雙方還都比較滿意,擊掌祝賀交易成功。
小張不僅是玩家,也是玉商,開有一家規模不大的玉器店,高中低檔的玉石玉器應該也不算少了,但他偏偏對這塊料子情有獨鐘,一有空就捏在手里把玩,還美其名曰“盤出油來”。事實也確實如他所愿,盤玩近一個月之后,料子的油潤程度確實比剛買時好了許多。
小張店里有不少熟客,其中一些來自香港,甚至有身家過億的富人。他們買東西不僅重在品質,更重在口味,只要買對,不怕買貴。這不,一位相熟的港客就看上了小張手里的那塊料子。看著港客愛不釋手的模樣,小張直接給出了15萬的報價他摸準了這位港客的脾性:只要喜歡上了,八成會買;當然,再有錢的主也會過過砍價的癮,這位港客的砍價幅度一般是1/3,小張報價后面的那個5就是留給他砍的。
果然,港客發話了:都這么熟了,還15萬干什么啊?整數不就得了嘛!小張自然很干脆地答應了,臨了還不忘拉下一單生意:“這次優惠了,以后可得多照顧我的生意哦!”被小張戲稱為“周瑜黃蓋”的生意就此成交。
1500元不到一個月就變成了10萬元,這不是暴利又是什么?面對玉友們奉送的“奸商”稱號,小張卻不以為然:“男人嘛,下手就得狠一點。這叫憑眼力吃飯,靠人脈賺錢,啥奸商不奸商的,別說那么難聽好不好!”
靠體量賺錢
大半年不見,女老板孫胖的體量卻見清減了。說起這段時間的生意,女老板很是得意,自己“坦白交代”說靠阿玉(阿富汗玉,一種比較細膩的大理石)賺了幾百萬。
事情緣起一次住酒店經歷:在一家酒店的大堂里,孫老板看到一件體量巨大的阿富汗玉擺件,醬紅色的石皮被磨制出一棵大樹,旁邊一只拖著長長尾羽的鳥翩翩飛至。向大堂經理一打聽,說這擺件叫“有鳳來儀”,價值不菲,聽說是好幾百萬買來的。
好幾百萬?!孫老板當場震驚。想起自己老家就有不少人加工這種東西,只是因為以前對經常用于仿冒和田玉的阿富汗玉的東東不屑一顧,也就沒有太在意,只隱約聽說過批發價也就三五千,最多萬把塊錢,卻不料“登堂入室”之后會有如此身價!她認為主要是塊頭大唬人,外加也有一個“玉”字的緣故。于是立即作出了決定:不賣和田玉了,一門心思專營阿玉擺件!
說干就干。孫老板跑賓館酒店,找大企業老總推銷,甚至不放過私企老板,說辭還一套一套的:住別墅的大老板,不會連這么一塊石頭都買不起吧?你看,不僅多一道景致,一旦生產經營陷入低谷的時候還能夠“石”來運轉,讓您的生意很快火起來,相比之下,這點投入算得了啥?偏偏這幾年不少老板的生意都受到金融危機影響,一些人求神拜佛已經花費巨資卻仍未見起色,這番說辭確實容易打動他們的心,于是一塊塊巨大的阿富汗玉擺件與為數不菲的鈔票也就“移形換位”,女老板的腰包很快便鼓了起來,身形卻隨著整天東奔西跑外加販賣“口水”而清減了不少,可以說實現了“雙豐收”。
如今,在外奔波了大半年的孫老板重新回歸她的店鋪,只是店里已難覓和田玉的蹤影,卻矗立著幾塊巨大的阿富汗玉擺件,有的還貼上了“已售”的標簽。
釣魚式銷售
進價12萬元的白玉籽料,買家開價80萬都沒賣,卻白送給了一位工廠的大老板!這魄力,恐怕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也不是家底一般的人能夠有這般“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張鈔票”的瀟灑。
原來店主早就仔細調查過了:這位大老板對“敢于”給他送禮的人十分信任不說,還絕對有來有往投桃報李。這次送他的一塊白玉籽料,最終被他加工出10只手鐲,單只價值均過10萬,加上邊角料,總價值超過120萬了。這雖然有運氣的成分在里頭,但大老板對送玉給他的店主的印象,無疑一下子提升了好幾個檔次,以后會有怎樣的動作不言而喻。
果然,手鐲脫手之后,大老板興沖沖地趕到了店主的店里,一陣哈哈一通感謝之后,“順便”訂購了一塊重約百公斤的原石,很輕松地在POS機上刷出600萬。
這么重一塊料子,還是白色的,哪怕是還算不錯的山料也不虧,要是籽料賺錢的可能性就很大了,但這件東西甚至連青海料、韓料都不是,而是被業內稱為水石的石英巖質地的東東。說它一錢不值有些過分,畢竟從新疆和田搬運過來運費也不便宜,但對懂行的人來說,開價過萬肯定會被認為是“想錢想瘋了”。如今,就這么一塊石頭,不僅是過萬,而是令人咋舌的600萬!
以后發生的事可想而知:大老板把料子拿去一切就露餡了,但只能自己吃下這個啞巴虧:料子是自己挑選的,店主并沒有主動推薦,甚至沒有將這塊料子與和田玉三字聯系在一起,不能說店主賣假貨;價格是大老板自己給的,店主只是順著他答應了一聲;之前人家還送了你價值百萬的東西,足見店主不是個小氣之人,要是回去找他鬧騰一番,豈不顯得自己小氣?虧得起這錢,丟不起這人吶!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