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雍正青花淡描人物鼓式小缸

清乾隆青花六方鏤空加白筆筒
童年承載著一個人兒時的夢想,而張戈兵的童年留給他最深的印象是家里那些漂亮的青花瓷。張戈兵的父親是軍人,卻有著青花瓷情結,結婚后在家里擺了很多青花瓷,張戈兵從出生起,就是那些各種各樣瓶瓶罐罐的青花瓷伴隨他長大的。
自信識青花
遺憾的是,張戈兵家里的那些青花瓷都毀在了“文革”。后來,張戈兵的家附近就有個瓷器市場。張戈兵常常去那里閑逛,有時候看到特別喜歡的青花瓷也會買上一兩件帶回家。“潛移默化間,家里存放的這些青花瓷勾起了我童年的回憶,我慢慢地就喜歡上了青花瓷。”張戈兵坦言。
時間很快到了上世紀90年代,張戈兵就一心一意地做起青花瓷的收藏。一踏進張戈兵的家,就可以看到架子上、桌子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青花瓷,瓶子、罐子、盤子……琳瑯滿目。最讓張戈兵自豪的是他的那些年代較久遠的精品。當然,這些藏品得之不易。
而如今,張戈兵在收藏界小有名氣。他也總結出了自己的經驗:第一,眼力;第二,有魄力;第三,財力;第四,耐力;第五,精力。他自信地說:“這五項具備了就可以收到真寶貝了。”
青花瓜棱罐之情
在張戈兵家里,有一個青花瓜棱罐,花色一流,器型也非常完整。其實,早在幾年前,張戈兵見過這樣的罐子,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都擦肩而過了。2005年的一天,當張戈兵去一位朋友家的時候,再次遇到了這只罐子,他頓時Hold不住了。“我看到那個青花罐子的時候,我知道這東西不一般,心在怦怦跳,不敢正眼看。”在朋友允許了之后,他拿起罐子仔細端詳,然后用手撫摸罐子的四周。“這是我們行內人鑒別瓷器的密招。”張戈兵笑著說。通過這一通撫摸之后,張戈兵確定這只罐子是真品,沒有人工修復過的痕跡。由于這位朋友還是新朋友,張戈兵不敢妄想馬上得到這只罐子。
幸運的是,張戈兵跟這位新朋友聊得很投機,在接下來的一年里兩個人一來二往地交流就多起來了。當這位朋友去張戈兵家,看到他收藏那么多青花瓷的時候就有些心軟了,說自己家里的寶貝可以讓張戈兵挑,但是就那件不能給,無奈,張戈兵只能等待。機會終于來了,那位朋友的兒子考上了大學,缺錢,就找到了張戈兵。張戈兵終于得到了這件寶貝,歷時三年,實屬不易。之后,有朋友給出更高的價格想買這件青花瓷罐,他都舍不得。“因為這只罐子見證了我們倆的感情。”
愛心收藏
張戈兵喜歡收藏不只是喜歡,有時候是出于幫助別人的一種善舉。他家里有一個青花小罐,上面有荷花、蘆雁,屬明嘉靖年間的。那是二十年前的一天,張戈兵在張家口的一個鄉村,無意間看到一戶人家里擺著一個青花小罐,上面布滿了油污,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些許青花。“當時,那戶人家低矮的房子,門口站著一條瘦瘦的小狗,兩位老人和一個小孩也站在屋檐下。我看到他們那樣的經濟狀況,內心被觸動了,我就決定買下來,我問他們想賣多少錢,他們說不知道。我就給了300元,那家老小都非常感激。我也很開心,雙贏。”
在張戈兵看來,搞收藏養身、養心、養性。通過這些年的學習和研究,他不僅學到了收藏方面的知識,還對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有了更深的認識。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