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大網在展示他收藏的年歷片及賀年卡 (記者海冰攝)
“賀年卡越做越精美,可還是更喜歡以前的年歷片一些。”昨日,田大網將從幾個朋友處要來的賀年卡分門別類整理好,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年歷片放在一起。
近50年來,他收藏了3萬多張年歷片,雖然歲月已逝,年歷片失去實用價值,但那些精美的圖案,依然留存著歲月的痕跡,記錄著時代的特征。
3萬張年歷片見證時代變遷
記者昨日看到,這些年歷片比名片略大一點,背面記載著當年的公歷、農歷和節假日等信息。
據介紹,從1965年開始,田大網開始收藏年歷片。他收藏的第一張年歷片是一張大紅色的,正面印有當時典型人物王杰的豪言壯語,背面是1966年的年歷。
“不同時期的年歷片,有著明顯時代烙印。”田大網稱,上世紀50年代,年歷片多為新華書店發行,有的是隨書附贈。文革期間,年歷片是成套的樣板戲劇照。到上世紀80年代,內容日益豐富,涉及中外風景名勝、兒童、世界名畫、動物花卉等。到了90年代,商業氣息就濃了,很多公司印制年歷卡派送年歷片,會打上公司廣告。
這些年歷片中,4張連幅的《獻壽圖》、《迎春圖》、《七仙女下凡圖》,6張連幅的《紅樓夢》,9張連幅的《九龍壁全景圖》等很有特色,這些連幅的年歷片,可單獨成張,多張連起來也是一幅完整的圖案。
這些被田大網視為珍寶的年歷片,除了購買外,很多都是他從親戚、朋友處要來的,目前已收藏了3萬余張。
2000年左右,年歷片逐漸演變成賀年卡,由郵政和各企事業單位發行。“這個時期賀年卡太多,系統收藏很有難度”,田大網轉而側重收藏跟知名人士有關的。每年春節前后,他都會到朋友那里討要,從中挑選自己喜歡的。
草根收藏 更應收藏快樂
“收藏年歷片、賀年卡近50年,不僅豐富了生活、陶冶了情操,還結交了很多朋友。”田大網稱,這是他最大的收獲。
對此,武漢收藏家協會副會長王運明稱,很多人對年歷片有懷舊情結,因此,年歷片收藏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但像田大網這樣收藏時間如此久、藏品如此豐富,在湖北堪稱第一人。
他介紹,目前,在市場上數量最多的是凹凸版、燙金燙銀和塑層涂膜工藝制作的彩印年歷片,普通價格四五元錢,成套的可達到幾十元或更高,一些早年的稀有品種,單枚可賣到數百元。
記者了解到,像新中國成立之初印制的年歷片和以齊白石、徐悲鴻等名家大師繪畫作品為主題的系列大套年歷片,都是投資收藏的重點。
王運明介紹,相比古玩、字畫、玉器等收藏門類,年歷片算是草根收藏,門檻較低,做這類收藏,不能指望一夜暴富,要保持平和心態,更多是收藏文化、收藏快樂。
(記者海冰)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