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宮津大輔收藏的草間彌生作品《南瓜》。
栗憲庭說,每個人都有擁有藝術品的權利,讓大眾參與,使藝術消費生活化,才是我們目前應該建構的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和收藏模式。
宮津大輔[微博]至今從未賣過一件藏品,他仍舊以薪資之力繼續自己的收藏。他以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享受藝術的樂趣并非富人的專利,藝術與生活永遠互為表里,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由享受藝術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在風和日麗的初春,來到日本東京郊區的小城“市川”,穿過狹長的街巷,路過當地名剎法華經寺,不遠,就能看見一處粉藍相間,簡約分明的居所,清新如帶著露水的櫻花,在晨風中展露歡顏。這里便是國際知名的工薪族收藏家宮津大輔的“夢想之屋”。
“夢想之屋”從1999年開始建設,至今仍在續建,由宮津大輔與法國錄像裝置藝術家多米尼克·岡薩雷斯·弗斯特共同設計。他們把“夢想之屋”當作一件大的藝術品,屋內的每處角落都能見到宮津大輔收藏并熟識的藝術家的痕跡。傳統的日式拉門上,有奈良美智標志性的萌娃娃,是藝術家專門為他的老朋友量身定做的傳統水墨;客廳的書架由觀念藝術家筱田太郎設計,靈感來自那些裝載著藝術品抵達宮津家門口的板條箱;垂掛的窗簾蘊含了一個非常私密的故事,由日本時尚設計組合中川裝置以及香港藝術家李杰合作,利用舊和服制作而成。這些舊衣服從宮津家人那里收集而來,藝術家用它們拼制出一幅活力四射的宮津家族“生活肖像”;浴室內是日本觀念藝術家島袋道浩的手繪墻紙,每幅手繪都透露著藝術家的奇思妙想;主臥是一個透景畫的天花板,出自日本年輕藝術家金氏徹平之手,奇異的生物從木板上一片片由色彩構造的奇境中向外窺看;地板上立著一塊鏡子,鏡框由著名前衛藝術家草間彌生為宮津大輔特別打造……
宮津大輔說:“我的夢想就是與心愛的藝術品一起生活,‘夢想之家’是家庭和私人的藝術,是我和太太唯一的住處,但是我們會盡量在周末對學習藝術的學生開放。”他豐富的藏品則被存放在相距千里的東京恒溫防震倉庫里。
1963年出生于東京的宮津大輔,同你我一樣,都是平凡的上班族,薪水不比別人更多,也沒有突然獲得一大筆遺產的幸運。但是一直以來,他憑借節衣縮食、甚至晚上兼差打工攢下的錢,始終不斷地購買自己喜愛的藝術品。19年間,他共花費3000多萬日元,購藏了300多件作品,橫跨錄像、繪畫、裝置、行為、觀念藝術等豐富類型,包括了草間彌生、奈良美智、蔡國強、田中功起、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等炙手可熱的國際藝術家的作品。
實際上,宮津大輔的收藏經歷并不顯赫,花費金錢的總數折合人民幣不足300萬元,這個數目對于那些手握重金的大公司和大富豪來說,甚至不到一件藏品的零頭。那么宮津大輔為何能夠躋身國際當代藝術收藏家之列,并且受到各個國際藝術博覽會的邀請,在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展覽和講座?這主要還是源于他獨特的收藏方式。“零用錢購買藝術品”是宮津大輔的至理名言,它顛覆了只有富人才能參與收藏、購買藝術品的游戲規則,與大多數人近似的生活與工作狀況,但是卻擁有與大多數人不同的“收藏理念”和普通人不敢想象的“收藏成就”,讓他闖入大眾視野,成為當今國際上活躍的當代藝術收藏家之一。
每個周一到周五,朝七晚五在廣告公司上班的宮津大輔,并沒有一般人想像中的收藏家應該具備的時間,甚至一般藏家競逐的國際藝術盛會,如威尼斯雙年展、德國卡塞爾文件展等,他也從未去過。而他能夠用于收藏的資金非常有限,因此不得不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向畫廊購買藝術品。其中一件奈良美智的作品,從1998年邀約,直到2011年才得到。他甚至將兩個買不起的藝術品,請藝術家刺青在自己的身上!
有人說,對于藝術的堅持,收藏家甚至要比藝術家更加偏執。為宮津大輔開啟收藏之門的,是日本本土藝術家,怪才草間彌生。他形容初見草間彌生作品時的震撼,仿佛電影《2001太空漫游》中男主角被吸入星門的那個瞬間,所有現實景象都以光速般退去,只剩下他站在黑暗無垠的宇宙里。一件人為的作品可以讓你體會整個宇宙,他覺得這樣的作品非買不可,一定要帶回家徹徹底底地了解它。
1994年,宮津大輔擁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他找到了代理草間彌生的畫廊。盡管畫廊里只有一幅很小的素描,價格在當時也不算便宜,但他還是歡天喜地地帶回家,從此開始了自己的收藏生涯。
宮津大輔說,藝術里有一種看不見的東西,它很重要。每個人看到的都不一樣,你要自己去找。時至1996年,他的腰包已無法滿足他的胃口,他看中的草間彌生代表作《無限網》系列中的一幅大尺寸繪畫,價格比他一年的工資總收入還多。但是宮津的家人吃驚地發現,他居然為作品付了一筆訂金。當時日本的雜志滿是放貸的廣告,原本反對他的妻子,害怕他瘋狂到為藝術而借貸,不得不說服母親和祖母,墊上自己的錢幫他應急。
1998年,宮津大輔把他辛苦收藏的《無限網》借給了草間彌生首個回顧展,展覽在世界各地知名美術館巡展,最后回到東京現代美術館。當看到宮津大輔收藏的作品掛在首都美術館里,他的家人終于讓步,也許宮津大輔并不是完全瘋了。
通過收藏,宮津大輔與許多藝術家建立了聯系并形成一套交往模式,他說,與藝術家交流,與收藏他們的作品同樣重要。當代藝術的最大魅力在于我能夠跟每一位我所收藏的藝術家互動,所以我擁有的每件作品都帶著記憶。
宮津大輔至今從未賣過一件藏品,他仍舊以薪資之力繼續自己的收藏。他以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享受藝術的樂趣并非富人的專利,藝術與生活永遠互為表里,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由享受藝術的生活方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