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9年《美展匯刊》
2013年元旦,筆者集藏到一套關于1929年首屆全國美展的珍貴史料——《美展匯刊》。若談及這本專刊的集藏過程,夸張點說,可以用爭分奪秒、千鈞一發來形容。
新年元旦當天,天氣的晴朗為如我這樣去收藏市場“淘寶”的藏家們添加了快樂,大家都期望新年能有新收獲。來到市場,我發現在一位操著上海口音的書商攤位前有很多的圍觀者,我也擠了進去。這位留著絡腮胡的中年男子出攤的藏品的確很豐富:字畫、刺繡、宣傳畫、票證、老唱片等等,但書籍并不多。正當我打算退出時,一位也是操著外地口音的買家放下了一本厚厚的8開規格的畫冊。因為距離有些遠,還沒有等到我近前,一位身高臂長的藏友已捷足先登。我只得湊在他的旁邊一起瀏覽。古樸雋秀的“美展”字樣首先映入我的眼簾,此時,我已有點動心了,但也有點后悔自己沒能早點下手,只能期待這位藏友看不中了。藏友開口詢價,商家果然要價不菲,面露難色的藏友放下了畫冊。見此,我迅速將畫冊捧于手上,大致瀏覽起來,我發現其竟然是從創刊號至終刊號的全套關于民國第一屆全國美展的《美展匯刊》。我毫不猶豫,將之收入囊中。
回去查閱相關史料后得知:這屆美展是首次由民國政府舉辦、并定名為“全國美展”的展覽,于1929年4月1日至4月30日在上海舉行。不僅有書畫、雕刻、建筑、古器、西畫及工藝美術,也有金石、攝影;不僅有當代美術,也有古代及外國的美術作品參展;既有美術名家,也有如潘天壽、啟功這樣在當時還屬于后起之秀的書畫家。蔡元培任名譽會長,楊銓任名譽副會長,當時的教育部部長蔣夢麟任會長,教育部參事孟壽椿為實際執行總干事。
此套出版于1929年的《美展匯刊》共計十期,出滿十期后,又補出了一期增刊。從目錄看,民國十八年(1929)四月十日創刊。編輯者有徐志摩、陳小蝶、楊清磐、李祖韓。撰稿者有蔡元培、豐子愷、徐悲鴻、林風眠、俞劍華等。標價為“每張售洋一角”。每期的“美展”題字均為當時的名流,
如蔡元培、黃賓虹等。每期的“美展”正文主要包含兩部分內容,即藝術評論及參展作品。藝術評論有蔡元培的《美術批評的相對性》、豐子愷的《對于全國美術展覽會的希望》、黃賓虹的《畫家品格之區異》、張善孖的《畫譚》、倪貽德的《繪畫的鑒賞》、俞劍華的《收藏家的眼》等;參展作品有張大千的《松》、張善孖的《虎》、劉海粟的《寒林》、黃賓虹的《山水》、陳師曾的《牡丹》、齊白石的《山水》等。其中,與揚州有關的有:石濤的《山水》,金農的《荷》,羅兩峰的《竹》,禹之鼎的《朝會》、《殿試》、《告廟》、《郊疇》,倪墨耕的《馬》,金健吾的《雪雞天竹》、《赤壁夜游》,潘玉良的《酒徒》、《歌罷》、《黑女》,吳人文的《平山堂之春》、《瘦西湖畔》、《鳧莊柳影》以及任中敏的畫印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增刊的最后一頁為閉幕后二日、參展著名書畫家在平等閣合影的珍貴影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