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屆星星畫展成員
在民間,最早出現(xiàn)的是對正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反叛的思潮。這種思潮有兩種傾向。一個傾向是,以1979年2月的《上海十二人畫展》、《北京新春畫展》、北京《無名畫會展》、《同代人畫展》、《云南申社畫展》等展覽為代表,把西方早期現(xiàn)代主義的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表現(xiàn)派等作為借鑒對象,以逆反一成不變的現(xiàn)實主義的模式,藝術家大多為當時年輕的一代。另一個傾向是反映出解放以來被壓制而轉入地下的現(xiàn)代藝術思潮,這股潮流時隱時現(xiàn)地一直存在。主要成員大多是40年代的早期現(xiàn)代藝術家們,如龐薰琴,吳冠中等老一輩藝術家們,以及《新春畫展》的參加者們。和當時的中青年畫家如《上海十二人畫展》的成員陳鈞德、陳巨源、陳巨洪、郭潤林、沈天萬、羅步臻、孔柏基、黃阿忠、王健爾、錢培森、徐思基、韓柏友等。有些藝術家如趙文量,楊雨樹,馮國東等不滿意藝術界固定的主流創(chuàng)作模式而自我另行創(chuàng)作和展覽,如“無名畫會”等。還有些藝術家從民間借鑒民俗藝術和鄉(xiāng)土裝飾風格,就像西方早期的現(xiàn)代藝術也曾經(jīng)從民間藝術中獲取營養(yǎng)的,代表人物如袁運生、蕭惠祥等。資深藝術評論家栗憲庭在1980年提出了《現(xiàn)實主義不是唯一正確的途徑》,在1983年發(fā)表了《中國古典繪畫中的抽象審美意識》,“星星畫會”成員曲磊磊提出“藝術本質是自我表現(xiàn)”等觀點,希望藝術界對當時的現(xiàn)實主義的突破。但是這些傾向都受到了官方主流現(xiàn)實主義勢力的壓制,同時也引起了非主流藝術界的強力反壓制。1979年7月7日29日,北京無名畫會的作品展覽在北海畫舫齋開幕,引起觀眾和美術界的強烈反響,平均每天參觀的人數(shù)達2700多人次。展覽22天,總計有近6萬人次到現(xiàn)場參觀。此外,當年陸續(xù)展出的還有四月影會、星星美展等。中國藝術界當時步入人心激動的年代。很多‘無名畫會’‘星星畫會’、‘四月影會’、‘今天’和‘第五代’的文藝青年每到星期天聚集在圓明園聚會交流。當時出現(xiàn)的"傷痕美術"針對革命現(xiàn)實主義的"高大全紅光亮"與粉飾現(xiàn)實的創(chuàng)作方法,提出強調人性與真實。由于這些藝術家經(jīng)歷過文化革命和上山下鄉(xiāng)的苦難,使得所感覺到的內(nèi)心傷痕化為對現(xiàn)實主義的逆反。他們描述因文革和政治斗爭而造成貧苦與落后的現(xiàn)實中的平常的小人物,小題材,和他們所受的痛苦。
中國美術館不遠的東側,有一個街頭公園,這是中國當代藝術的“搖籃”。 1979年9月27日,在美術館東側的街頭小公園,舉辦了星星畫會的第一屆展覽,“星星美展”。這次本來想通過官方的展覽,陰錯陽差而演變?yōu)橐淮蚊耖g組織的畫展。展出方式、作品的“另類”以及展覽進程中警察的出面干涉使得這次美展演變成一次歷史事件。第一屆“星星畫展”前言中說:“世界給探索者提供無限的可能。我們用自己的眼睛認識世界,用自己的畫筆和雕刀參與世界。我們的畫里有各種表情,我們的表情訴說我們各自的理想。歲月向我們迎來,沒有什么神奇的預示指導我們的行動,這正是生活向我們提出的挑戰(zhàn)。我們不能把時間從這里割斷,過去的陰影與未來的光明交疊在一起,構成我們今天多重的生活狀況,堅定地活下去,并且記住每一個教訓,這是我們的責任。”二天后,9月29日,“星星美展”被官方禁展。“星星美展”完全是自發(fā)的,沒有官方的介入或官辦 “美協(xié)” 的影響或沿用其固有的展覽模式,更沒有政治宣傳,而是由美術愛好者們自我組織的。發(fā)起者為黃銳和馬德升等,參展者有栗憲庭、艾未未、詩人北島、鐘阿城、芒克等。展覽并無出售,以藝術追求為目的,包括對歷史的反思與批判。展品選取的標準在于有無新意。這次展覽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上的重要性是因為它所引發(fā)了一個政治事件:展覽被官方查封了。參展的藝術家們隨即于10月1日舉行了游行,提出了“要政治民主,要藝術自由”,引起了國外傳媒高度的關注。
畫展引起的強烈反響以及對此后中國的現(xiàn)代藝術所產(chǎn)生的影響及意義,是“星星”美展的策劃人及參與者們都始料未及的。在150余件參展作品中,引人注目的有對農(nóng)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寄予深深同情的木刻《息》 (馬德升)、通對圓明園殘垣斷柱進行變形、賦予其象征意義的油畫《新生》(黃銳),特別幾件出自于沒有經(jīng)過科班訓練的王克平之手的木雕作品,以其奇特大膽 的構思、荒誕的形式讓觀眾震驚,如《沉默》、《萬萬歲》、《呼吸》等,創(chuàng)作的目的,用作者的話來說,“純粹是為了發(fā)泄我心中的情感,我也是紅衛(wèi)兵,那種造 反的熱情全被陰謀家利用了”——十年文化與思想的枷鎖一旦解除,特別是忽然明白所遭受的欺騙,藝術家們渴望訴說、渴望表達的迫切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批判 與揭露”就成為第一屆“星星”畫展的鮮明主題。藝術家的口號是:“珂勒惠支是我們的旗幟,畢加索是我們的先驅”(王克平語),這也就使得這次畫展思想上的前衛(wèi)性遠遠超出了創(chuàng)作形式的前衛(wèi)性。
展覽形式的“自由化”讓警察聞風而動。畫展在9月29日遭封,查封原因是:“……在美術館街頭公園張貼海報和搞畫展,影響了群眾的正常生活和秩序。為了維護社會秩序,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和北京市革委會1979年3月29日《通知》的有關規(guī)定,美術館街頭公園內(nèi),不準搞畫展、不準張貼、懸掛、涂寫各種宣傳品和大小字報。違者,按《治安管理條例》和北京市革委會《通知》處理。”,為此,“星星”成員們于10月1日(時值國慶30周年紀念),由“西單民主墻”出發(fā)進行了一次抗議游行。這場名為“維護憲法”的游行引起了國際新聞界的轟動,“星星”畫展演變?yōu)橐粓龊葱l(wèi)藝術自主權的事件。一個多月之后,“星星”畫展被允許在北海公園的畫舫齋繼續(xù)舉辦(11月23日~12月2日),《人民日報》也破天荒地刊登了“星星”美展自己出資的廣告,這多 少算是官方的一種妥協(xié)。這次民間組織的、具有批判性質的畫展讓在文化專制下幾乎窒息的人們嗅到了藝術自由的空氣,它打破了一種自建成國以來逐漸形成的“藝 術行政機制”,這種機制簡言之就是民間的藝術展覽是不允許的,藝術家的作品要參加展覽,必然通過籌展機構的“政審”,而這些籌展機構幾乎就是政府“藝術導 向”的代言人,這也就意味著藝術家的話語權掌握在“美協(xié)”或美術館等之類的籌展機構中。所以第一屆星星畫展的社會價值遠遠超出它的藝術價值。
1980年夏初,“星星畫會”在中國美協(xié)北京分會注冊后宣告成立。主要成員有黃銳、馬德升、鐘阿城、王克平、李永存、曲磊磊、嚴力、李爽等23人。在江豐的支持下,“星星畫會“于8月20日至9月4日 舉辦了第二次畫展。這次展出的地點是在中國最具權威的展覽中心——中國美術館舉行,從街頭走向美術館,這似乎象征了一種勝利,意味著“星星”所批判與倡導的,官方機構已經(jīng)認可。但按照目前的觀點來看,“星星畫會”最終是低頭和招安了,因為真正的當代藝術是批判權威的;可站在歷史的角度看,“星星畫會”依然是中國藝術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星星”們在這次畫展中開始把批判現(xiàn)實的目光轉向審視藝術自身。畫展的前言中這樣寫到:“我們不再是孩子了,我們要用新的、更加成熟的語言和世界對話。藝術本 身就是一種形式,表明作者有能力抓住美在世界中無數(shù)反映的那一刻。那些懼怕形式的人,只是懼怕除自己之外的任何存在。……我們決不會同自己的先輩決裂。正如我們從先輩那兒繼承下來的,我們有辨認生活的能力,及勇敢探索的精神。”——對藝術自身的地位與形式的探討已提到議事日程。在這屆美展中,王克平的木雕作品《偶像》引起很大的震動。有明確指向性的人物形象(毛)融于傳統(tǒng)的菩薩造像,再配以頭上的五星、高深莫測的微笑,給觀眾帶來的是心照不宣的暗喻,其暗喻的內(nèi)容又是因人而異、無法確定的。《新觀察》于當年的9月10日 刊登了這幅作品,全國上下的反應可想而知,王克平一時成為當年的新聞人物。在那個百廢待興的年代,政治就像清代男人后腦勺上的辮子,形式上剪掉容易,觀念卻永遠長在心里,包括藝術家本人。所以,去政治性,只是一種口號。另外一些作品,如李爽的《神臺下的紅孩》(油畫)、嚴力的《對話》(油畫)、馬德升的 《六平方米》(油畫)、毛粟子的《十年動亂》(炳烯畫)等分別表現(xiàn)出藝術家們正致力于挖掘與探索藝術語言的形式,不均衡的構圖、強烈的色彩對比、抽象的變形等等這些“破壞”的人們視覺方式、審美經(jīng)驗的作品遭至的評論是“混亂”、“莫名其妙”、“看不懂”、“亂七八糟”,當然現(xiàn)在看來,這些“拿來主義”的作 品已顯出其幼稚,但在當時沒有多少人知道馬蒂斯、米羅的時代,“星星”畫展的革命性是勿庸置疑的。
《星星美展》,是兼有傷痕社會批判的內(nèi)涵和語言上的現(xiàn)代主義傾向。從《十二人畫展》到《星星美展》,對西方早期現(xiàn)代主義借鑒和試驗潮流,在中國藝術史中點起了反叛現(xiàn)實主義的導火線。現(xiàn)實主義本來也是藝術中的一支,由于中國的政治曾經(jīng)盲從于前蘇聯(lián),而前蘇聯(lián)的藝術局限于現(xiàn)實主義,所以中國也就只有現(xiàn)實主義。不過后來中國的政治脫離了前蘇聯(lián),但藝術上對西方既是一無所知,又因“凡是敵人贊成的我們就要反對”的最高指示指導下,反對西方的一切藝術流派,只堅持現(xiàn)實主義,以為現(xiàn)實主義就是革命的,殊不知西方也有現(xiàn)實主義。“星星美展”是中國當代藝術的一個重要的歷史里程碑,表明了每一個藝術家都應有自由創(chuàng)作的權力的呼聲。參與的藝術家們的思想與行動是有著重要的前瞻性的,并且成為中國當代最早的新藝術現(xiàn)象之一。
——摘自“世界近代藝術史” 陳源初著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