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多年前的戰國銅劍和二戰時期的德國鋼刀
一把是2000多年前的戰國銅劍,一把是二戰時期的德國鋼刀,一把是仿戰國銅劍,昨日,這三件文物由九洲港派出所移交市博物館。據市博物館副館長陳振忠介紹,戰國銅劍和德國軍刀首次入藏市博,而戰國銅劍是迄今為止市博物館收藏的最古老的銅劍,豐富了博物館的館藏。
戰國銅劍
少數民族部落首領所用
記者昨天在市博物館看到戰國銅劍、德國帶鞘軍刀、仿戰國銅劍三件文物。
那把戰國銅劍通長59厘米,刃長44.5厘米,刃寬4.3厘米,通身布滿藍綠色銅繡,古色古香,霸氣十足,雖然歷經2000多年的風雨但劍刃依然鋒利,劍把不是常見的扁圓形而是菱形,劍把上雕有卷云圖案,形狀奇特。
據市博物館副館長陳振忠介紹,此種形制的戰國銅劍充滿異域風情,較為少見,應為當時少數民族部落首領所用。
德國鋼刀
應為二戰時期納粹軍刀
德國帶鞘鋼刀通長44.1厘米,刃長25厘米,刃寬2.5厘米,刀刃鋒利,寒光四射,品相完整,保存完好,劍把上刻有兩行德文,刀背上還有“W16”的編號。
據陳振忠介紹,此把鋼刀為德國北部小鎮索林根的沃特公司所制,索林根從中世紀開始即以鑄造鋼刀聞名于世,這把鋼刀當為二戰時期納粹德軍所有。
另外一把仿戰國銅劍長66厘米,通身布滿綠色銅繡,已被繡蝕,陳振忠說雖為仿制但依然有研究價值。
由來
九洲港派出所: 緝私繳獲三件文物
據介紹,根據文物法有關規定,1911年以前的刀具不得出境,1949年以前的武器不得出境,外國武器在我國也不得流出國門,帶這三件文物出境屬違法行為。
九洲港派出所在緝私過程中繳獲了這三件文物,將這批文物移交給市博物館,其中戰國銅劍和德國軍刀為首次入藏市博,戰國銅劍是迄今為止市博物館收藏的最古老的銅劍,豐富了博物館的館藏。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