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年畫,是中國民間最重要的傳統風俗之一。如今,年畫不僅僅是傳統習俗的一部分,部分年畫還具有一定收藏價值。商報記者了解到,年畫收藏近年來逐漸升溫,一些年代較早的木版年畫或是名家制作的年畫甚至賣到了幾千上萬元。
當年幾塊錢甚至幾毛錢一幅的年畫,如今身價倍增。據了解,一張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年畫目前市價在50~100元左右,一張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年畫市價在20元~50元左右。而晚清時期、民國等早期的年畫,如《老鼠嫁女》、《壽星圖》、《觀音送子》等價格上千元很普遍,在市場上難以尋覓。在拍賣品市場,一幅明代年畫《壽星圖》曾拍出了7萬元的高價。
“我2004年開始收藏年畫時,一幅七十年代創作的木版年畫最多十多塊錢,如今賣到了兩三千元一幅。”木版年畫收藏愛好者張興建告訴商報記者,“由于年畫多貼在墻上,每年要更換,保存下來的很少,品相好的就更少了。
據了解,年畫的產地遍布全國,最著名的有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開封朱仙鎮和山東淮坊楊家埠四大產地,四川綿竹、廣東佛山等地的年畫也很出名。此外,重慶梁平的木版年畫也享有盛名。如今,唯一的傳人徐家輝制作的木版年畫價位一般在600元~800元左右,部分作品經過裝裱后成為收藏品甚至能賣到幾千元,還有收藏家從外地慕名前來定制。
哪類年畫具有升值潛力呢?“一般來說,年畫的年代越早,價值越高。”重慶收藏協會常務副會長唐肇新介紹,年畫兼具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目前年畫收藏市場正在發展過程中,隨著時代發展,部分年畫或成為絕版,其收藏投資價值就凸顯出來了。張興建認為,木版年畫作為一種民間的手工藝術,它的升值潛力是很大的。
收藏愛好者應該從哪里入手呢?唐肇新建議,從三個方面成體系地收藏:首先是從年畫產地入手,如天津楊柳青、淮坊楊家埠、四川綿竹、重慶梁平等產地的年畫各具特色,可系統收藏;其次從題材入手,神像類年畫如門神、財神、灶王等;吉祥類年畫,如福娃、群仙祝壽等;還有歷史類以及文革時期的樣板戲、戲曲等。此外,明清傳統的木版年畫如今已難以尋覓,收藏愛好者可尋找新中國成立后的近代名家的畫作,還可分書法、國畫、油畫等類別收藏。他同時建議收藏愛好者,年畫要注意保持干燥、防潮,以避免其價值受損。
春節臨近:年畫收藏正當時
春節臨近:年畫收藏正當時
春節臨近:年畫收藏正當時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