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十多年的苦練和追求中,他的書畫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筆下的山水畫作品,在繼承何海霞先生傳統功力的基礎上,博采眾長,不斷探索,逐漸形成了筆墨簡潔、質樸豪放、自然天成的風格,如他的作品《黃土風情》、《山高人在巔》、《太華雄姿》、《黃河之魂》等,以巧妙的構圖、有力的線條、飄逸的墨彩、濃淡相宜的畫面,展現了黃土高原的蒼茫粗獷、秦巴山脈的巍峨蒼翠以及黃河的磅礴氣勢和華山的雄偉險峻,給人以心靈的震撼和視覺的沖擊,為喧囂浮躁的現代都市帶來沁人心脾的寧靜和愜意,激起人們對祖國河山的眷戀和熱愛;他所畫的猛虎。駿馬、夏蟬、金魚、蒼鷹、墨龍等,筆法細膩、構圖自然,栩栩如生,雅俗共賞,特別是他精力旺盛,走路風風火火,辦事虎虎生氣,說話聲若洪鐘,因而他畫的虎給人以"一嘯千山震,四野萬谷鳴"之感,被人譽為"虎癡"。郭盛力在書法上長期潛心臨寫書法名帖,以隸書行草為主,形成自己清勁俊逸、雄健流暢的風格,深受藏家喜愛。2003年9月,他曾作為中國書法代表團成員出席韓國舉辦的書法大展,中國書協主席沈鵬對他說:"西安是人杰地靈的地方,你的書法很有力度,潛力很大。"
我欣賞郭盛力的書品、畫品,更欣賞郭盛力的人品。郭盛力為人豪俠,樂善好施,凡來求書畫者他大都慷慨相贈,絕少銅銹俗氣。由于他助人為樂,至今他的客廳常常賓客云集。上世紀九十年代至2005年,郭盛力在《人民日報》駐陜西記者站負責書畫藝術工作期間,靠著《人民日報》的影響和他的為人,我們主辦的多次書畫筆會,省、市領導和書畫大師名家都應邀光臨,有一年省委書記安啟元還蒞臨參會。近年來,他還陪同《人民日報》陜西分社領導和同志先后到寧夏、甘肅和山西,走一路寫一路,他的書畫如爛漫的山花播撒了一路,"開放"了一路。
"左顧右盼做人,上孝下慈做人",這是郭盛力為人、為子、為父的原則。現在,他雖然在書畫界頗有名氣,并擔任長安書畫院名譽院長、美協陜西分會理事、陜西省青年書法家協會顧問等職,但對89歲的老母親來說,他永遠都是一個孩子。從母親60歲生日起,他年年給老母親操辦生日慶典。2004年5月26日他母親
過80大壽,人物畫大師劉文西和夫人陳光健到壽宴祝賀并贈送書畫作品。劉文西說:"郭盛力是個非常孝順的兒子,正因為他是孝子,所以我很愿意和他交往,凡是他的邀請我都會盡量參加。"那次壽宴,恰逢佛誕之日,我參加法門寺佛指舍利赴香港供奉瞻禮采訪,未能到會,特寫七律一首相贈:"迎送佛骨降甘霖,雨過天晴氣象新。佛光普照長安路,慈母養育盛力身。春夏秋冬八十載,苦辣酸甜萬年恩。八方友朋來祝壽,欣陪老母過百春。"前幾天,我曾問盛力:"你今年已65歲了,我佩服你對母親的孝敬,也佩服你至今仍那么年輕有活力。"而郭盛力卻說:"我年輕是因為祖國古老,我敬老是因為我有了兒孫。"(孟西安)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