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幣"銹跡斑斑"
大約3個月前,市民董先生發現,他1年半前重金購買的熊貓金幣上出現紅色斑點,且呈蔓延之勢。銷售公司對此解釋為金幣氧化。昨日,記者采訪相關專家了解到,千足金可能出現氧化現象,但不影響金幣質量。
重金購置1年多 熊貓金幣竟“生銹”
2011年6月13日,董先生買了一枚熊貓金幣。“這枚2011版的金幣全大連當時可能也只有一兩枚,全國只制作了300枚。 ”董先生說,金幣面值1萬元,重1公斤,直徑90毫米,成色是99.9%的純金金幣。
“金幣購自大連鴻祥金制品有限公司,他們是中國金幣總公司在大連唯一一家特許零售商。”董先生說,他當時花了51萬元買下金幣。
大約3個月前,董先生無意間發現金幣表面出現斑點。“一開始只是在金幣邊緣,后來熊貓面部也出現了暗紅色斑點,好像生銹似的。我家其他的金制品從沒出現類似情況。 ”董先生說,他第一次見到黃金“長斑”。
消費者懷疑熊貓金幣成色不足
昨日上午,記者在董先生家看到這枚熊貓金幣,其表面十余個暗紅色斑點清晰可見,其中最大的兩塊就在熊貓圖案的面部。
董先生打開原廠配置的塑料殼,取出金幣放在陽光下。記者看到,兩塊較大的紅斑周邊發紅,中心顏色漸深,隱約透出青色。“我最近在網上看到類似新聞,外地有的金元寶也長出紅斑。 ”董先生說,他找到大連鴻祥,對方解釋可能是金幣氧化,本身的成色沒有問題。“黃金怎么會氧化?除非是成色不足。”董先生說,他聽說有些民間工藝可以復原金幣外表,可他又不敢輕易嘗試,“這枚金幣當年售價51萬元,現在恐怕已升值10多萬元,但有了瑕疵,可能會影響收藏價值。 ”
真品金幣保存不當可能發生氧化
昨日11時許,記者電話聯系到大連鴻祥金制品有限公司。一位劉姓負責人證實,董先生于2011年6月從該公司購買了這枚金幣。“現在無法確定金幣長斑的原因,可能是保存不當氧化了。”該負責人表示,金幣純度達99.9%,純度越高越容易氧化。
該負責人坦言,在銷售金幣的過程中,相關證書或材料未提及關于金幣可能發生氧化的情況,但明確表示顧客應妥善保管。“這種情況我們也是首次遇到。 ”“大連鴻祥是銷售企業,金幣為什么會氧化、如何解決,我們也沒法答復。 ”該負責人說,他們將向上級單位匯報,具體問題只能等候回復。該負責人承認,熊貓圖案面部瑕疵可能會影響到金幣的收藏價值。“我建議客戶千萬不要擅自處理。 ”該負責人表示,一定要通過專業人員對紅斑進行檢測,以免破壞金幣的外觀。
賞玩金幣千萬別打開塑料盒
記者隨后聯系中國金幣總公司客服中心。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金幣出現紅斑就是氧化了。“我們為客戶提供了塑料盒,如果打開盒子接觸空氣,就可能會出現這種現象。 ”該工作人員說,客戶在鑒賞時千萬不可打開塑料盒。
為什么黃金接觸氧氣會生成紅斑?該工作人員表示,金銀的性質都比較活潑,在海濱城市,如果潮濕,都特別容易氧化。公司在包裝盒內都會配置干燥劑做保養。“如果客戶的金幣確實出現這種情況,可與總公司聯系。 ”該工作人員說,公司會根據具體情況處理。
首席記者王博文
背景資料
第一套熊貓金幣1982年發行
1982年,中國人民銀行決定采用中國的國寶大熊貓作為普制幣的主要圖案,中國第一套熊貓金幣由此產生。中國熊貓金幣是由央行發行的法定貨幣,自首次發行以來,屢獲國際最佳金幣獎,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專家聲音
氧化原因復雜并非質量問題
記者昨日分別采訪了國家金銀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和大連市質監所珠寶中心的相關專家。
“我們也接到過類似反饋。 ”上海檢驗中心鑒定部門的相關專家表示,幾年前,曾有過客戶檢驗奧運金幣紅斑的案例,“黃金制品氧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可能是電鑄過程出問題。 ”該專家表示,黃金一般不會氧化,可能是黃金制品中其他微量元素氧化,具體原因必須通過檢驗才能確定。盡管金幣表面出現紅斑,但其總體成分仍可達到99.9%。
大連市質監所珠寶中心相關專家表示也曾接到過類似案例,“千足金有可能氧化。 ”該專家說,主要有3個原因:一是黃金制品模具上可能殘留的鐵屑,附著其上發生氧化;其二是黃金制品上可能殘留化學試劑,腐蝕了表面;還可能是表面金格缺陷,金格即指黃金的原子排列,屬黃金表面內應力的問題。該專家介紹說,以上3個原因都可能令黃金制品氧化,但均不能證明千足金存在質量問題或成色不足。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