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廣州的雕塑收藏市場尚未形成系統,購買者多為裝飾家居所需,以5萬元左右最受歡迎。”廣州本土畫廊三彩畫廊的負責人海生說。據了解,相比歐美市場拍賣價在2000萬美元以上的雕塑屢見不鮮的情況,國內包括廣州的雕塑收藏可以說還處于“冬天”,本土藝術品拍賣的龍頭企業廣州華藝拍賣在11日舉辦的秋拍會上,連一件雕塑拍品也沒有,同期舉行的皇瑪藝術品拍賣這幾年來也鮮有染指。不過也因為這樣,不少先知先覺的投資者開始關注國內的雕塑藝術品。有行家認為,在國內收藏雕塑,前景可期,值得一博。
■收藏周刊記者 趙旭虹
雕塑拍賣國內外“冰火兩重天”
據了解,雕塑藝術品在國內一直都火不起來,處于大受冷落的狀態。有數據顯示,從1995年5月至2006年12月,國內220多家拍賣公司的成交雕塑拍品540件,總成交金額約1.36億元。這些數字與動輒一個專場、一件拍品就上億的書畫、瓷器顯然不可同日而語。
而在西方藝術品市場中,雕塑藝術品是最名貴的。根據對全球主要雕塑拍賣市場的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的15年里漲了100%。眾多國際知名雕塑家的作品開始突破百萬美元大關,全球最高的雕塑作品拍賣紀錄更是在數年內被屢次刷新,無論成交額還是成交量,國際雕塑市場都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歐美和東南亞一些地區,雕塑作品是眾多實力藏家追捧的對象。近年來,在歐美市場,拍賣價2000萬美元以上的雕塑已屢見不鮮。
廣州市場仍在培育價格遠低于油畫
廣州銀通拍賣公司在今年春拍推出的油畫雕塑專場,20多件雕塑拍品多是國內老一輩雕塑家,比如潘鶴、曹崇恩等大師級的小件的架上雕塑,價格最貴的不過是40多萬元,也有十多萬元左右的,但流拍的占了半數以上。
廣州華藝的前身廣州嘉德2010年油畫雕塑拍賣專場,123件拍品中僅有15件為雕塑,成交價多在2萬元至5萬元。而在廣州華藝11日舉行的秋拍上,一件雕塑也沒有上拍。“是否本土的雕塑市場很難做?”對于收藏周刊記者的提問,廣州華藝油畫雕塑部的負責人黃小姐頗無奈地說:“市場還在培育階段,怎么會容易?”
“雖然當代雕塑作為拍賣種類早在1995年就已經出現在拍場了,但雕塑作品一般是和油畫放在一個場次中進行拍賣,不管是上拍數量還是成交量、成交價都無法與油畫相比,只是油畫的陪襯。”某拍賣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即便近兩三年,拍賣公司和藏家都開始把注意力轉向雕塑,但和油畫動輒千萬元的成交價相比,雕塑拍賣價格基本上偏低,成交量不大,與高價位的中國當代藝術品比起來,價格更是相差甚遠。
不少畫廊看好前景簽約雕塑新秀
在雕塑于國外引起熱潮,國際價格日益攀升的帶動下,不少先知先覺的投資者開始關注中國的雕塑藝術品,大量低價收購尚未火熱的雕塑收藏品。因為從投資角度看,在雕塑、油畫和中國畫中,雕塑價位最低,最容易介入。
因此,隨著國內雕塑藝術漸趨成熟,收藏市場的勢頭也逐漸向好,已見端倪。不少收藏家和鑒賞家都看好雕塑市場的前景。一些私人投資機構已經開始著手對中國雕塑進行系統性的收藏購買。可以看出,現在國內雕塑市場剛起步,具有巨大的增值空間。
本地的漁歌晚唱畫廊正開始與雕塑界新秀歐武做簽約代理。不少畫廊都也看好雕塑的市場前景準備介入,但如何培育市場,如何與真正有發展潛力的雕塑家一起成長,是畫廊經營者們首先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本土畫廊負責人坦言:
廣州雕塑市場才起步,買者多為裝飾家居用
許鴻飛的作品在廣州和在香港的表現也不大一樣。
許鴻飛的“肥女人”系列面世不久,2004年,廣州的三彩畫廊就率先為許鴻飛舉辦其個人專題展覽,隨后又策劃舉辦了一次,前后兩次的展覽市場反應良好。最初,一件許鴻飛的小型漢白玉雕塑的市場價格只是2萬元,到后來的4萬元、8萬元,到現在已升到十多萬元了。許鴻飛每年創作的雕塑數量是十幾件,現在有些還在草圖設計階段已被人預訂了。不過海生說,目前廣州的雕塑收藏市場還在起步,購買者多為裝飾家居所需,以5萬元左右最受歡迎。
在香港,2006年就有畫廊開始與許鴻飛簽約做代理合作,進行以香港地區為主的市場推廣。簽約的第一年里就銷售了800多萬港元,上周結束的香港國際亞洲古玩及藝術品博覽會上,許鴻飛帶去11件翡翠雕塑展出,其中的一件翡翠雕塑作品賣出了200多萬港元,另外有兩件在洽談中。
雕塑藝術品一直未得到重視
名家原作國內價僅是國外價的1/10
由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欣賞習慣以及中式家居庭院中擺設裝置的協調性選擇,導致國內人們對雕塑藝術的認識和需求不足,所以在收藏市場中,雕塑藝術品一直未得到重視,未能與繪畫藝術平分秋色,基本上價格偏低,成交量不大。
據了解,在中國雕塑藝術雖然同樣歷史悠久,但雕塑走進人們的家庭也只是近10年的事情。據估算,目前,國內的個人收藏的架上雕塑與城市雕塑比例僅為2∶8,而在西方國家,這個比例要高達8∶2。在國際雕塑市場中,名家原創作品的成交價格多在幾萬到幾十萬美元之間。而在中國內地市場上,名家的原創作品的價格只有國際價格的1/10左右。
雕塑是“歷史最久遠、最永恒,甚至是層次最高”的藝術門類,具有其他藝術作品不可替代的地位,目前正處于低價位運行的雕塑無疑具有極大的投資升值空間。藏家、知名美術評論家趙利平如是說。
近年雕塑拍賣屢“創紀錄”
作品 價格 時間
布朗庫西的《空中飛鳥》 2745萬美元 2005年紐約佳士得(微博)
阿爾貝托·賈科梅蒂的青銅雕塑《行走的人 》 6500萬英鎊 2010年倫敦蘇富比(微博)
朱銘“太極系列”之《大對招》 1488 萬港元 2007 年香港佳士得春季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