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城晚報記者 李春暐
國慶和中秋交匯的黃金周假期,金光燦燦的西關銅器也迎來了“黃金旺季”。
八天長假,荔灣上下九步行街日均三十萬至五十萬的人流。往年,第十甫路與恩寧路之間的紅綠燈一過,就完全是另外一個寧靜的世界。今年的情況卻有了變化。大大小小的銅器鋪積攢了相當的人氣。
“銅聲銅器”、“銅撈銅煲”、“銅手無欺”這些讓游客,特別是廣州人會心一笑的店鋪名稱,見證了恩寧路通過銅器復興老店的時期。上至數千元的全套紫銅廚具,下至30元一對的“大銅鈴鐺”,琳瑯滿目的銅器商品,讓游客們選得不亦樂乎。
“非常有文化的味道”從遼寧來荔枝灣游玩的藍美兒選購了一把500多元的銅茶壺,她向記者說起這個銅壺的作用,“聽說十三行時代,以前西關的富人都喜歡用這個烹飪,銅壺鐵勺,補充金屬元素”。
除了銅壺以外,銅扇、銅麻將、銅鳥籠都是游客們最感興趣的所在。羊城晚報記者走訪荔枝灣、恩寧路上大大小小近十家銅鋪,負責人均介紹生意有增長,人氣高的店鋪,生意額足足翻了一番。
“西關打銅會是著力打造的文化品牌”,荔灣區主要負責人透露。在2009年成功申請“非遺”以后,銅器在今年突然迎來了一個黃金發展階段。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目前分布在上下九、荔枝灣、恩寧路、蓬萊路的銅器鋪已經超過十家,而且營業額都在穩步增長之中。他介紹,荔灣有意提供荔枝灣景區、陳家祠廣場等黃金地段以優惠價格招商,作為這項傳統文化的展示。李春暐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